「公共政策、研究環境的塑造,以及良善治理的追求,對台灣來說,尤其重要。在(中國)大陸的威脅下,台灣沒有失敗的空間!」維吉尼亞大學教授、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林夏如,今(29)日於「2022台灣大未來:黃金十年 預見2032的台灣」國際高峰會發表專題演說時強調,台灣站在全球民主社會抵禦威權主義的前沿,雖然是一項嚴峻挑戰,但也是台灣可以把握、最重要的機遇。
日期:2022-06-29
《今周刊》今天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專攻高齡健康的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老年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長島田裕之,分享如何預防失智症、肌少症。島田裕之在演說中,拿出醫學研究數據,證實做到「享受運動」、「與人群保持互動」、「注重營養攝取」這3點,就能有效延緩失智症、肌少症的發生,讓不健康餘命縮短。另外,立法委員、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金管會證期局前局長王詠心、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嘉義縣縣長翁章梁、醫師作家李偉文、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許瑞云也輪番上場,聊聊在中年後的熟齡人生,要面對的老後長照、健康、理財、心靈成長等課題。
日期:2021-10-07
由《今周刊》主辦的2020「台北‧金融博覽會」,今(27)日起至29日於世貿一館登場,共計上百家金融機構共襄盛舉,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理財資訊,讓參觀民眾可獲得「一站式到位」的理財新知。《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表示,低利率、高齡化時代來臨,如何規劃理財,已成重要課題,期許透過金博會,為民眾打造美好生活的起點。
日期:2020-11-27
新冠肺炎成為2020年干擾全球社會、經濟的巨大黑天鵝,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讓人們開始省思,此刻若不做出改變,將來還有選擇的機會嗎?未來,企業存在的目的是解決人類每天面臨的問題,不論是大型企業抑或新興社會企業,誰能針對社會與環境問題提出解方,並加以商業化,必能從社會參與中創造新的商機,臺北市政府搭建橋樑,積極媒合促成主流企業與社會企業合作的可能性,讓小蝦米與大鯨魚結伴同行,為產業增添創新亮點,打造宜居永續城市。
日期:2020-11-23
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未來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老人,面對此一趨勢,你是否有想過,自己的老後生活要怎麼過?除了長照外,死亡更是人生最後、最大的課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今(29)日在《今周刊》主辦的「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中提到,隨著去年《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大家應了解,人有自然死亡的權利,因為,如果自己不做決定,壓力會落到所愛的人身上。
日期:2020-10-29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又少子化的結構,成了公共年金的致命傷,預計再過7年,擁有千萬勞工的勞保將面臨破產危機,軍公教退撫、國民年金還有軍公教保險也岌岌可危。「退休金不足」的憂慮推升全民對於「退休理財」的急迫感,想要安心退休,得從學會理財開始。
日期:2019-12-26
「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帶來幸福和信任感受,是得獎品牌共通點。」副總統陳建仁12月18日出席《今周刊》第十二屆商務人士理想品牌大賞頒獎典禮致詞指出,品牌是消費者跟企業互動的重要媒介,得獎企業都是品牌力求突破、持續創新的楷模,也提升各界對品牌的重視和企業競爭力,「本屆理想品牌很多得主是台灣在地企業,這些品牌持續累積知名度、建立優質品牌形象,值得肯定和鼓勵。」
日期:2019-12-18
2019年,全球金融市場在美中貿易戰、英國脫歐、經濟衰退疑慮等風險因素環伺下,依舊繳出「股債雙豐收」成績單;根據富達投信觀察,2020年,全球經濟可望溫和成長,對基金投資人來說,高股息股票、亞洲高收債,都是值得關注的標的。
日期:2019-12-17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與《今周刊》,今(25)日共同主辦2019傑出基金金鑽獎公益活動「展望 2020 全球經濟趨勢論壇」,邀請多名財經專家,針對經濟、投資趨勢,分享專業觀點;整體來看,明年市場走勢,可用「寬鬆貨幣、金動股揚」來形容,黃金有上漲空間,股市表現仍樂觀。
日期:201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