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人際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人際共有1447項結果
健康

猴痘一周爆3例本土!北市30多歲男「四肢出現膿疱」確診…首波疫苗接種鎖定六都,拚月底開打

疾管署周二(3/7)公布,第8例確定病例,也是第3例本土個案,為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來自台北市。這名個案為30多歲本國籍男性,近期未出國,該個案近期沒有出國旅遊史,目前於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調匡列相關接觸者共18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由於本土疫情風險增加,要儘速安排疫苗接種、建置社區防火牆,疫苗擴大施打第1階段拚3月底前實施,預計6都優先上路。

日期:2023-03-08

生活消費

祖克柏身家破兆卻常年只穿黑T恤、牛仔褲...6名人案例告訴你:人生往往需要「減法」而不是「加法」

大眾普遍認為物質主義、消費主義能讓自己快樂,比如擁有更多的金錢、不動產、地位、衣物、飾品、汽車、讚、關注……但是不斷滿足人的內在需求,並不能線性地增加內在幸福的程度,相反地,物質主義、消費主義刺激了人的欲望,讓內在更加焦慮不安。

日期:2023-03-08

情感關係

她55歲跟著先生退休,到市集擺攤、讀博士…想脫離「忙」的狀態,意外活出「破框」第二人生

退休後,時間的流速是慢的。進門後,盧亞屏先帶看了院子裡滿開的櫻花樹,不慌不忙等著咖啡煮好,讓氤氳香氣開啟話題。然而時間的流速,也是快的。她55歲退休,一眨眼已過了6年,這期間拿了一個日文碩士,2年前又開始攻讀博士班,研究日本的科技發展與應用。

日期:2023-03-06

情感關係

她辭職照顧父親,50歲被嫂轟不工作「要我老公養一輩子?」辭職照顧雙親前4個風險先思考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一旦家中長輩生病需要照料,許多孝順的晚輩都會考慮辭職回家照顧。但選擇離開職場,還回得去嗎?中間沒有工作與收入的狀態下,又能撐多久?如果兄弟姐妹願意在經濟上支援,他們的另一半又能否體諒呢?近來網路論壇Dcard出現一篇的發文,引發兩方不同意見,起因正是原PO小姑為照顧行動不便的公公,多年沒有工作,但公公過世後,小姑仍未到外謀職,年近50歲仍由哥哥支付生活開銷,讓原PO怒喊:「老公要養他妹妹一輩子?」

日期:2023-03-05

職場

不顧父親反對辭掉公務員!這個80後名牌店小銷售,如何創業走到品牌市值上億連黃曉明也投資?

大學畢業後,作者李楠不顧家人反對,放棄公務員的工作,從名牌店銷售員做起。有一天,她看到在試衣鏡中自己替客人提鞋子的身影瞬間覺醒,毅然決然轉換職場跑道,找尋更適合自己的舞台。連續創業三次後,她遇過上百位投資人,成功地將路人變成貴人,晉身為粉絲千萬的網紅創業家。她是觀海商院的創辦人和院長,也是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頻道聯播網)機構芭比辣媽的創辦人。另外,藝人黃曉明也是她的合夥人。

日期:2023-03-03

健康

台灣首見本土猴痘確診,一次爆2例!匡列25名接觸者:6種皮膚病灶、7種症狀就要注意

疾病管制署週三(3/1)公布我國首見2例本土猴痘確定病例,分別是北部40多歲及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居住地分別為新竹縣及高雄市,2名個案近期無出國旅遊史,研判為本土個案,經疫調匡列相關接觸者共25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週四(3/2)將召開猴痘專家會議,討論猴痘曝露前預防對象疫苗接種,且由於猴痘易侵犯年輕或青壯年族群,週五(3/3)會和民間社群團體開會,討論如何透過社交網絡重點式宣導,相關作為將在專家會議討論。

日期:2023-03-01

政治社會

每年逾兩百人自殺 稚嫩生命為何所苦 年輕人自殺率攀高 解決三大問題補破網

台灣少子化狀況嚴重,去年新生兒數量創史上新低,兒少自殺率卻逐年攀升,究竟社會出了什麼問題,讓愈來愈多年輕人不想活下去?

日期:2023-03-01

教育

建中學霸不想填醫學系,寡母竟仰藥「死諫」!資優生:跟媽媽的命比起來,什麼都不重要了

編按:選填志願總是讓高中生們好糾結,究竟怎麼決定才是最客觀最正確的呢?到底志願該怎麼填?該選校還是選系?對許多人來說,選擇不只攸關未來職涯發展,也包含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意願,著實不容易,但是當孩子的志向,無法符合父母的期望時,究竟該怎麼辦?作者陳美儒老師於建中任教40年,看遍了各式各樣優秀頂標的青春少男少女,仍然感嘆──青春真的不容易。(原文刊載於2021/8/19,更新時間為2023/2/22)

日期:2023-02-22

情感關係

小資幸福法:只要200元台幣就能讓人幸福的祕訣

雖然我極力推廣「三行正能量日記」,但還是有人「一行都寫不出來」,說「整天都沒發生一件開心的事」。沒有開心的事,可以嘗試自己製造。

日期:2023-02-20

政治社會

口罩令解除,為何還想繼續戴?不用化妝、免吸髒空氣,還是容貌焦慮症?「脫與不脫」的N個理由

今周刊編按: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而校園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亞洲多國陸續取消室內口罩令,南韓是在1/30、台灣2/20,而日本也將在3/13全面實施放寬,但即使政府放寬規定,不少民眾似乎沒打算立刻完全不戴口罩,究竟是為什麼呢?歸咎起來至少有3個理由。首先是,800多天以來民眾已被要求認真配戴口罩、習慣很難立刻改變,甚至有人認為,戴口罩不用化妝、不用隨時面帶微笑也成為一種優點。紐時中文網報導,首爾研究中心CATS實驗室的文化研究學者金相珉說,口罩讓南韓人擺脫保持美麗的社會壓力,「把臉露出來會感到有些不舒服」。而《口罩的品格》一書的作者、東京聖路加國際大學公共衛生學副教授大西一成說:「如果不戴口罩,別人會盯著你看。」還有一種說法是,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戴著口罩似乎有助於讓自己不吸入太多髒污空氣」,降低咳嗽、打噴嚏和胸悶等問題。最後,不願意把口罩拿下,也有可能是產生容貌焦慮症,其實任何年齡或性別的人都有機會有「容貌焦慮」,但最常見於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難免在意自己的外表。面對「脫與不脫」,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由,這也是口罩令解除後,大家都需要調適的一部分。

日期:202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