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總體經濟、企業基本面強勁,外資第二季以來大舉回流印度股市,驅動印股頻創歷史新高,市值更躍居全球第五。「印度崛起」發酵中,後市展望如何?哪些產業又將長期衝鋒?
日期:2023-07-12
早上收到一封信,寫了近3千字,不過條理分明,把一些個人資訊做隱藏與修改以及信中的內容部分刪減後,分享給全體讀者們閱讀。
日期:2023-07-12
編按: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韓元兌美元大貶,讓還在華頓商學院求學的作者「紐約居民」遭遇經濟危機,學貸金額暴增,超過2億韓元(約合台幣480萬)。為減輕學貸壓力,她咬緊牙關,一天當兩天用,加緊修足學分好提早畢業,投身華爾街的喧囂戰場。從麥肯錫的商業分析師做起,歷任JP摩根與花旗集團的投資銀行併購部門,走過職場上對亞裔、對女性的歧視與不友善,以及初入市場的虧損與不安,她將成功方程式裡的「努力」函數放到最大,成為了華爾街裡僅1%的避險基金交易員。走過華爾街自金融海嘯後再起的最長牛市,她親眼見證諸多傳奇人物的投資理念與交易策略,也經歷過一次次來自市場與職場的震撼教育。她看到,金融天才犯的錯,其實與大眾投資人無異,當你能從他們身上汲取教訓,避開五大陷阱,就能讓你的投資之路立於不敗之地。
日期:2023-07-04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周二(7/4)談及全球化今昔,引述美國學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修昔底德陷阱」論述表示,美國與中國已從過往經濟分工合作,轉向強調科技與國安重要性,未來兩國只有在不傷害自身的國安前提下,才能允許既有全球化運作,但他也反問「只是,這樣還能算是全球化嗎?」張忠謀說觀察既有強權與崛起中的強權的競爭,艾利森研究過往500年約20幾個案例,發現其中有2/3雙方發生戰爭,其著作也提到目前既有的案例,就是探討美國與崛起的中國間是否會有戰爭。張忠謀也談及台積電在去年12月6日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廠區舉行移機典禮時,美國總統拜登在演講時除感謝台積電外,話鋒一轉表示「美國製造回來了」,並提及「Union is coming back」(工會回來了),讓張忠謀直言「這話我聽了有點刺耳」。
日期:2023-07-04
編按:今年62歲的林夕憑〈某種老朋友〉(主唱 林家謙)再度入圍第34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本名梁偉文的林夕,出生於香港,曾在1999年憑王菲的歌曲《臉》及2010年憑張惠妹的歌曲《開門見山》,兩度奪下台灣金曲獎的流行類最佳作詞人獎。林夕於1980年代中期開始作詞,是香港樂壇創作極多作品的填詞人,作品包括粵語、國語歌詞,當中有超過三千八百首膾炙人口的作品。林夕以填詞速度高、產量多而著名,曾只花45分鐘便能填寫一首歌詞,被稱為「香港詞神」。2015年香港雨傘運動,林夕使用「特殊領域有貢獻者」方式長居台灣,並取得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正式定居台灣。以下為《今周刊》682期2010年1月報導。
日期:2023-06-30
阿里巴巴集團週二(6/20)宣布高層人事異動,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將在9月卸下職務,蔡崇信接任董事會主席一職,張勇將專注在「阿里雲」的拆分業務。現年59歲的蔡崇信,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為公司創始人之1。除了在阿里巴巴擔任高層以外,他分別在2018、19兩年,砸下23.5億美元(約新台幣726億4400萬)100%收購美國職籃(NBA)布魯克林籃網(Brooklyn Nets)股權,成為球團新任經營者,此外他還買下美國職業女籃的紐約自由人隊(New York Liberty),同時掌握兩支職業球團。美國運動界權威媒體ESPN曾於2022年4月報導,蔡崇信一邊在美國高喊社會正義,一邊支持中國政府的專制獨裁政策,認為他是美國體壇與商業界向中國政府低頭的代表人物。(原文刊載於2019/8/15,更新時間為2023/6/20)
日期:2023-06-20
在台灣燒了半個月的#Me too,似乎還沒有要停歇的意思,究竟遇到性騷擾該怎麼求助跟蒐證?主持人夏韻芬在節目「理財生活通」,請律師賴芳玉來談所有人都該懂的「性騷擾」議題。賴芳玉說,性騷擾、性騷擾怎麼認定?其實這是一種「孤證」,很難在有別人的狀況下搜集事發的經過,那被害人要採取法律行動完全沒有勝率嗎?「這就要看如何下手自行蒐證」!
日期:2023-06-20
在繁華喧囂的雙北市,波光粼粼的淡水河格外寧靜,那裡的水上活動不只有SUP、快艇衝浪、沙發衝浪、寬板滑水、帆船,還會有手工木造船緩緩划行。仔細看,你會發現木造船上可能載著一袋袋垃圾,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日期:2023-06-15
先強調,在投資這件事,本人從靈魂到骨髓裡就是「長期持有好公司,陪伴企業成長」這個核心思維。除了「選股」這事之外,投資活動就是「資金配置」及適度的「波段離場」,僅有這三個理由會賣出持股。
日期:2023-06-14
55歲的奧田弘美與93歲的恒子醫師,一起針對「人生下半場」的各種「不安」,分享彼此的真心話。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的前2個月,16歲少女為了成為醫生,隻身一人從尾道市前往大阪,走過動盪不安的時代,把兩個兒子養育成人,直到90歲為止,一直認真做好精神科醫師的工作。她深受6個孫子喜愛,卻決定在安養院度過最後一程。堅持「長輩最後的體貼」和「人生最後的分寸」,這就是恒子醫師的一貫作風。
日期: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