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人權議題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人權議題共有62項結果
話題人物

寫8個字就被抓去關2年! 白色恐怖讓他長達30年不敢動筆

一名家境清寒、品學兼優的學生,因無意間寫下8個字遭判刑入獄,人生從此冒出許多絆腳石,這是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一個縮影。

日期:2022-02-24

國際總經

「抵達北京眼前就是高牆,像與外界隔離…」 冬奧3連霸「雪橇女王」回國才敢講:再也不踏進中國

儘管遭到多國抵制,2022北京冬奧仍無視輿論,在諸多爭議下開幕。在冬奧正式登場前,就曾嚴詞批評中國的德國「雪橇女王」Natalie Geisenberger,在這屆賽事中拿下雙金,她在賽後表示,先前考慮過是否要到北京參賽,而當時尚未離境的她仍不敢亂發言,指其餘訪問內容「等我回去再說」。回國後,Natalie Geisenberger受訪時坦言,「未來再也不會踏進中國。」

日期:2022-02-18

國際總經

拜習會解析》「台灣的路它自己決定!」台灣是博弈桌上隱形贏家?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16)日進行首次的領袖峰會,長達3小時半的會議,雙方試圖防止美中諸多爭端升級,台灣議題為會談的焦點之一。專家分析,美中雖在爭議議題上無具體共識,但雙方解凍降低短期台海衝突,台灣在這場博弈桌上成隱形贏家。

日期:2021-11-17

國際總經

拜習會談近4小時》傳美國「考慮解除中國關稅抗通膨」,外媒估會中聚焦三大經濟重點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台灣時間今(16)日上午9點左右舉行視訊高峰會,雙方在會談近4小時後結束這場歷史性的視訊會議。

日期:2021-11-16

政治社會

台灣在中東歐的新興夥伴:波蘭

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台灣向波蘭捐贈了 100 萬個外科口罩、5,000 套防護服和 20,000 件手術衣,波蘭在今年九月初回贈 40 萬劑 AZ 疫苗,一躍而成歐盟最大疫苗捐贈國、第三大捐贈國(僅次於日本和美國)。

日期:2021-10-29

理財

奧運賽場美中爭冠,投資戰局由誰勝出?

中國股市正邁向「共同富裕」前的陣痛期,短期變數仍大。

日期:2021-09-02

政治社會

國家人權委員會一週年特刊-人權不斷向前

國家人權委員會歷經20年的努力、三次政黨輪替,終於在2020年8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由主委、副主委、及8名委員,藉由多元的組成和不同的專業,促進人權團體與政策的溝通對話、人權教育推廣、人權議題研究、座談與研討、還有國際人權交流…..盤點過去一年的成果,形成一週年大事紀,讓民眾認識人權的普世價值要如何在台灣更加普及與落實。

日期:2021-08-31

政治社會

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立週年 溫暖的力量 持續推動臺灣人權向前

2020年8月1日,一個看似平凡卻意義深遠的日子,這一天國家人權委員會正式成立,從此臺灣有了國家級的人權機構,掀開人權史劃時代的新頁;轉眼間週年已至,國家人權委員會舉行週年成果發表記者會,主任委員陳菊表示,一週年只是起點,未來將一步一腳印,為落實與促進人權做最大的努力。一年前,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立當天,蔡英文總統親臨現場揭牌,提出三項期許:「讓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為國家的良心」、「以制度讓人權工作穩定長久」,以及「分享台灣人權經驗貢獻國際」。陳菊在週年成果發表記者會上致詞強調,一年來如履薄冰,儘管人力、資源及經驗有限,又逢疫情肆虐影響,全體委員及幕僚同仁依然上下齊心,全力以赴,投入各項國家人權業務。

日期:2021-08-20

政治社會

運用台灣半導體的優勢:台歐雙邊投資協定的前景

今年5月10日,蔡英文總統《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發表演說,強調台灣將繼續與歐盟及其他民主夥伴攜手,打造出更堅韌的關鍵物資供應鏈,包括半導體和醫療用品等,並表示《台歐雙邊投資協定》不僅有助確保供應鏈,也能保護我們在地緣政治和經濟上的共同利益,並向外界傳達一個重要訊息:那就是我們的夥伴關係,以及彼此利益所繫的共同價值。但有鑒於2020年通過的《中歐投資協定》,台歐雙邊的談判看似遙遙無及。

日期: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