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通訊巨頭華為受美國制裁多年,智慧手機業務每況愈下,在美國極力打壓之下,華為多次坦言,現在「求生」為首要之急,不斷拓展其他領域項目,從電動車、煤炭、雲計算等領域皆有涉及,然權威雜誌《經濟學人》報導,形容其涉足煤炭業為「垂死企業遇上夕陽產業」,點出華為如今的窘境,只有將公司解散才是唯一生路,散播人才、資本,成為大陸科技產業的未來。
日期:2021-10-24
目前台股股價最高的前三強,分別是:矽力-KY、信驊與力旺,三檔個股恰巧都是半導體股。其中,信驊股本最小、僅約3.5億元,員工人數只有61人,但其員工平均年薪高達215萬元新台幣,加上終端客戶是世界級半導體大廠Intel及AMD,因此仍受市場高度矚目。信驊的業務焦點有哪些?為何這家公司能夠享有這麼高的評價?就讓我們根據公開說明及財報資料一探究竟吧!
日期:2021-10-22
先前,2024巴黎奧運宣布將霹靂舞納入比賽項目,台灣22歲選手孫振,被視為最有機會代表台灣出賽,從小自學的他,為何會接觸跳舞,又是如何培養出一身好舞技,就連教練也驚嘆?另名同為22歲的女性好手張雅涵,曾面臨家人反對、膝蓋受傷暫停跳舞,又是如何熬過?兩名選手接受《今周刊》採訪,娓娓道來學舞之路的酸甜苦辣。
日期:2021-10-21
當創業、成立基金、參與投資等各個面向的高牆都逐漸被推倒,將有更多新創團隊能募集到資金,這代表著有更多點子可以被實踐,預期下一波創新浪潮正洶湧襲來。
日期:2021-10-20
當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台灣在守住疫情擴散防線之時,對經貿情勢與企業衝擊除了更需積極面對,面對接下來的經濟重啟,甚至引領下一世代網路的元宇宙 (Metaverse),台灣又有哪些新機會?當前,台灣的青年似乎面臨了世代機會的不對等困境,又該如何憑著創意,打拚出自己的未來?
日期:2021-10-20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估,2010至2030年,海洋經濟對全球經濟貢獻,規模上看3兆美元;令人好奇的是,四面環海的台灣,有無機會,在如此龐大的商機中,占有一席之地?對此,東方風能科技執行長陳柏霖,今(18)日於《今周刊》主辦的2021「新能源國際論壇:風起台灣」中表示,東方風能在短短2年內,就成為海事工程領域的翹楚,「很多外國廠商都說,他們很驚訝,台灣可以走到這一步」,只要離岸風電和海洋產業相輔相成,就有機會為台灣建立另一座護國神山。
日期:2021-10-18
再生能源發展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其中在風力發電的部分,能帶動的更不是一個特定行業或產業,而是能創造跨產業的多贏;此外,由於加入RE 100(公開承諾在全球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及時程)的國際企業愈來愈多,而台灣有許多供應鏈又是這些大品牌的供應商,讓上緯新能源執行長林雍堯在今(18)天舉行的2021年《今周刊》新能源論壇上直言:「沒有綠能,必然失去天下。」
日期:2021-10-18
中國今年加強落實「能耗雙控」政策,同時加強控制能源消耗量總量與強度,迫使地方政府在工業生產旺季祭出限電措施,諸多企業總產能近乎腰斬、重創工業重鎮。中國大規模限電凸顯出全球綠能供不應求的挑戰,更可能影響全球下半年經濟成長。反觀台灣,政府早在2016年便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政策,目標是2025年綠電發電量要在占台灣發電量20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日前(16日)攜三家台灣離岸風電供應商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老謝看世界》訪問時,先是提交台灣這三年培植綠電本土供應商的成績單,並樂觀預估台灣至2025年風電產業投資可達6000億元以上,預估綠電將是台灣經濟成長的新動能。受訪最後,沈榮津也以中國此次無預警限電,提醒台灣在能源自主的路上要更努力。
日期:2021-10-18
經濟力關乎一個城市,乃至於國家的競爭力,如何打造讓企業爭相進駐、百業興旺、全民富足的幸福城市,是各縣市政府的重要課題。毫無疑問,從各項經濟力指標來看,桃園市近年表現獨霸全台,這座現代、永續的魅力城市,如何靠充實自身軟硬實力吸引企業投資台灣,力挺創業、支持在地商家,從點線面讓全民有感,《今周刊》專訪幕後操盤手桃園經發局局長郭裕信,帶領讀者一探究竟。
日期: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