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人才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人才共有8843項結果
科技

微短劇新風口 黃國倫寇乃馨攜手米奧繁星打造短劇生態圈

近年 TikTok 和 Instagram Reels 等短影音平台快速崛起,在全球掀起短影音革命。不過,在米奧繁星創辦人陳怡帆眼中,近兩年火熱的微短劇,才是下一波內容變革的新浪潮。

日期:2025-01-03

債券基金

退休金砍半你能接受?100萬買股票PK股債平衡...為何報酬率少一半,金融老手堅持這樣存股的理由!

退休金為什麼更需要股債平衡?我們之前有幾篇文章聊到該怎麼存到退休金,現在接著說明「股債平衡策略」可以幫助我們,用更穩健的方式_存到退休金。大多人對『股債平衡』只是有聽過,並不知道股債平衡真正的用意是什麼?

日期:2025-01-03

教育

孩子看歌舞劇,學到什麼真價值? 26年前這台灣小劇團,把法國《小王子》演到瑞典去...

在台灣的兒童戲劇教育領域,1997年成立的蘋果劇團是一個璀璨的存在。蘋果劇團創辦人方國光以歌舞劇傳遞教育理念,讓孩子在看劇過程獲得快樂,也學會環保愛地球、尊重他人、珍惜所愛。

日期:2025-01-02

國際總經

新加坡人均GDP穩居亞洲首位!駐星代表童振源:小小獅城如何打造世界級競爭力?

過去四年,新加坡如同在疫情後振翅高飛,發展突飛猛進,許多指標顯示其發展成就位居世界前列,甚至在亞洲名列第一。

日期:2025-01-02

科技

從服務型擴展為產品型 中華資安國際 打造3大獲利武器

「我們營運第一年就賺錢!過去每年營收、獲利都維持20~30%成長;最初成員才40幾個人,如今規模近400位,我們有足夠資源去做下一輪的內部投資⋯⋯」中華資安國際(以下簡稱中華資安)總經理洪進福,開門見山闡述他們身為全台最大資安服務業者的亮眼表現。不久之前,洪進福才從賴清德總統手中,親自獲頒2024 COMPUTEX「Be s t Choic eAward」金獎殊榮。創立至今不到7年的新創代表,中華資安如何走出一條差異化的創新之路?特別是資安產業對專業及信任的高度要求,他們如何取得客戶信賴,成為國內唯一連續5年勇奪5A最高評價的資安企業?

日期:2024-12-31

傳產

鐵血稽核門市 員工每日檢查清單高達517項! 瓦城徐承義 進軍美國前的千日特訓

儘管大疫過後饕客回籠,但全台最大泰式餐飲連鎖集團瓦城,仍持續強化衛生安全標準。看瓦城董事長徐承義,如何施重手強化管理,為了進軍美國市場練兵千日。

日期:2024-12-31

金融

京城銀行出嫁,吸引多家金控上門求親,為何最後是永豐金出線?故事要從2023下半年說起

京城銀終於在眾多追求者中選擇了永豐金控,預計2025年第四季正式完成合併,這樁金融聯姻背後,其實隱藏不為人知的故事。

日期:2024-12-31

個股深入分析

存股助理第581期︱遠百2024年獲利衰退原因—SOGO大巨蛋先苦後樂|股池更新

《存股助理電子報》於2024年5月將遠百(2903)納入存股池研究追蹤,當時價位為31.85元,今天(2024年12月30日)收盤為22.7元,來到今年以來的最低點價位,還原1.6元配息,投資報酬率為負23.7%,頗為慘烈。然而,總編認為,遠百股價遭到嚴重錯殺!

日期:2024-12-30

科技

鳥擊好可怕,卻也是上億商機!這家小公司為美軍解決多年痛點,為何如今要來台設點,更要招募本地鳥類專家?

南韓濟州航空2216班機周日(29日)在務安機場的慘重空難震驚世界,不僅是1997年韓航在關島空難228人喪生以來,韓籍航空公司死傷最慘重的空難,也是南韓國內歷來最嚴重的空難。據報導飛機出事前,塔台曾警告有鳥擊風險,其實自從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以來,飛機與鳥類在天空的衝突,就一直是航空界的頭痛問題,特別是2009年1月全美航空1549班機因鳥擊而迫降紐約市哈德遜河事件後,鳥擊對航空界的威脅更為大家認識。但常常危機就是轉機,甚至是商機。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家小公司DeTect Inc在20多年前以雷達技術起家,從提供飛鳥偵測與鳥擊迴避技術做起,如今不僅把美國陸海空三軍都變成主顧,市場更從軍方、民航界,衍生至再生能源領域的風電,把同樣的技術提供給風力發電業者。更有意思的是,隨著該公司產品獲得在台灣打造離岸風電的業者採用,DeTect也在本地招募鳥類專家,要延攬本地人才、打造對台灣海峽鳥類活動的知識庫。

日期:2024-12-30

國際總經

房價不輸台灣,為何這國勞工只要4年就能買屋?120萬戶房政府幫忙蓋「買得起也付得起」!

「從全球的房價所得比(PIR)來看,新加坡排名第二名,它只有4.7,也就是說只要平均的收入4.7年就可以買到房子。」台灣駐新加坡大使童振源在最新一集的《數字台灣》節目,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專訪時,這樣分享新加坡的經驗。

日期: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