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全球行銷模式,全通路(Omni-channel)時代正式來臨,各行各業躍躍欲試,以虛實整合帶動新商機,而改變背後多伴隨著5G、物聯網運用,而台灣具創意與高度的研發能量,在關鍵時刻像一匹黑馬,為產業界帶來新興的數位科技應用。
日期:2020-09-23
工業機器人誕生超過一甲子,開啟汽車工業與大量標準的時代。時移世易,先進國家勞動力逐年下滑,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製造現場人與機器的協作,快速回應少量多樣的彈性生產,製造未來式,現在正啟航!
日期:2020-09-17
抖音平台推出四年,就挑戰臉書地位;登陸美國兩年,更成為影響美國總統大選的武器。如今,川普簽令封殺,北京也出招禁技術出口,掀起一場新的中美角力大戰。
日期:2020-09-02
2030年的世界將是何等樣貌?屆時人類又將如何應對各式問題?新冠疫後新常態加速數位經濟、關注永續環境、總部經濟抬頭,工研院積極超前部署,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研擬未來10年科技研發方向,帶領臺灣產業開創嶄新藍海。
日期:2020-08-24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如颶風般肆虐全球,留下了不可逆的改變。當疫情過後、邊境解封,全球局勢重新洗牌,挑戰與機會一同迎面而來。在後疫情時代,政經情勢將如何轉變?臺灣又該如何把握轉型升級的機會?
日期:2020-07-16
兩會前夕,中國新華社通過「5G+全息異地同步訪談」,開創了5G時代遠程同螢幕訪談的先河,讓身在異地的代表與記者跨越時空來“相見”,並實現了“雲握手”和“面對面”地交流。
日期:2020-06-02
實踐永續發展,是衡量國家進步與否的重要指標,在全球氣候危機下,這項能力更為關鍵。身為全球第21大排碳國,台灣對於回應氣候變遷、減緩全球升溫,有份難以規避的責任。然而,在眾多領域都能驕傲喊出Taiwan Can Help 的我們,唯獨在減碳上的表現,從未真正獲得國際認可。與低碳永續社會之間的差距,其實就是台灣與模範地球公民之間的距離。
日期:2020-04-15
即使是傳統產業,與智慧科技結合之後,競爭力也能再向上提升!有「螺絲小巨人」稱號的世豐,以螺絲表面處理與烤漆技術聞名業界,然而面對國際市場競爭,世豐早在2012年就開始審慎思考公司未來,因此攜手工研院,大膽投入智慧工廠的建置,試圖走出一條有別於傳產刻板印象的跳脫之路。
日期:2019-12-25
用創新引領科技研發,工研院連續12年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41項改變科技生活面貌的突破性科技,代表臺灣科技研發的堅強實力,不只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更帶領人類迎向美好未來。
日期:2019-12-17
科技部依循「小國大戰略」的思維,除了促進AI技術於國內的產學合作並積極推動AI四大研究中心與國際相關研究中心進行研究對接及交流,增加國際能見度並鏈結AI國際技術發展趨勢。透過四個AI研究中心的運作,落實「找夥伴」策略,尋找與臺灣AI領域技術及產業互補之國家,於研發與供應鏈上「第一流的朋友」連結一起。與加拿大合作重點就在生醫領域、影像處理、自然語言。
日期: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