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53)位於日本千葉縣的「石井家」打破傳統照護模式,這裡沒有照顧與被照顧之分、沒有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大家相互幫忙,根據自己的節奏,像家人一般生活。
日期:2024-10-23
(今周刊1453)面對失智海嘯猛襲,最強大、最穩固的防線不是機構;當這些機構正為人力短缺苦惱不已時,一個友善的社區,就能溫暖失智長輩的晚年餘暉。
日期:2024-10-23
根據衛福部今年出爐的「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30年後,台灣失智者估破90萬大關,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將逼近12%。超高齡社會迎面而來,不可逆的失智症也如同遺忘海嘯,衝擊台灣的未來。
日期:2024-10-23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遭在野黨聯手擱置,拖延一個多月未實質審查,作為導火線的原住民禁伐補償修法,被質疑圖利少數人。當國會陷入空轉,全民利益誰來顧?
日期:2024-10-23
是一場餐會,觸發我們去了解台灣失智照護的真相。餐會上,一位照護機構的負責人說起,許多機構,不僅夜間把失智長輩綁起來,白天也依舊綁著。乍聽,我們深覺難以置信。
日期:2024-10-23
(今周刊1453)超高齡社會迎面而來,不可逆的失智症也如同遺忘海嘯,衝擊台灣的未來。然而,真相卻是,在機構裡,失智長輩依然被約束、被綁在床上、輪椅,而愈綁,他們忘得愈快,最終再也回不到原本的日常。周五晚上,北部一間收容失智者的照護機構,護理長巡房……阿公躺在床上,瘦骨嶙峋、裹著一圈厚紗布的小腿捆著白布條,另一頭綁在床側護欄上;雙手也被用同樣的方式綁住。阿公︰ 幫我解開繩子 。 護理長︰為什麼想解開?阿公︰我想尿尿。護理長︰你有穿尿布。
日期:2024-10-23
位於桃園鶯歌地區的台鐵鳳鳴臨時站,預計今年11月底啟用,總工程經費為6.12億新台幣,當地除原先居住人口外,未來鳳鳴重劃區預計將有上萬名居民,鐵道局說明,新站將會滿足當地約1.2萬人的通勤需求。
日期:2024-10-22
我國人口結構步入「生不如死」,已連續45個月出生數低於死亡數。相反地,家庭飼養家犬、家貓的數量卻快速上升,「養小孩不如養毛孩」的奇妙景象,正在台灣上演。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台灣有超過6成上班族,家中有飼養寵物,其中,有43%是狗派、另外有30%貓派,這些上班族平均每個月會花費1850元飼養寵物。
日期:2024-10-18
國發會公布我國最新2024-2070年人口推估結果,據推估,我國總人口將由2024年的2340萬人,到2070年下降至1497萬人,減少844萬人,其中15到64歲青壯年人口將減少920萬人。其次,我國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逾2成;而且我國「人口紅利」結束時間點為2028年,亦即15到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占比,將在2028年低於2/3。屆時,我國扶養比也將從目前的每3.6名青壯年人口扶養1名老年人口,減少至1:1。此外,根據2024年推估報告,我國每年新生兒人數跌破10萬人時間點,已從2022年提出之推估報告的預估的2054年提前至2040年,提前足足有15年。不僅如此,根據農業部與及內政部統計數據,截至去年10月止,全台犬貓認養登記數已達19.4萬隻,其中包含狗狗約7.9萬隻、貓貓約11.5萬隻;不過,在同期間全台新生兒出生登記數僅11.2萬人,新生兒數量還低於貓咪的數量。人口學者薛承泰點出,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的扶養比1:1,更嚴重的是15到65歲工作年齡人口甚至是老年人口本身都在老化,「老老人」人口比例也在成長。他預期今年將出現前所未見的現象,就是今年龍年出生的人口數將少於前年虎年。勞動學者劉梅君認為,不必將人口減少視為「世界末日」,人口並非國家競爭力唯一條件,但應著重培養每一位孩子,並努力重振技職體系。勞動經濟學者辛炳隆提醒,政府應試圖平衡勞動人口減少速度及產業升級速度,避免其中一項跑太快,對勞動市場造成不同衝擊。
日期:2024-10-18
2024年《今周刊》「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周三(10/16)公布結果。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新採計許多動態指標,反映縣市於永續發展方面的進步幅度。就得獎名單來看,高雄橫掃六個獎項,成為最大贏家;台北市、台東縣、新竹縣、金門縣、新竹市也持續在永續施政方面有亮眼成績。去年經濟力大幅進步的澎湖縣,今年更一舉奪下非六都經濟力特別傑出獎。此外,首度徵件的「永續創新獎」讓縣市之間能相互學習,推行永續的努力及創新精神更能被民眾看見。
日期: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