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人口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人口數共有510項結果
焦點新聞

43%適婚族未婚 逾300萬人 另類國安危機 新生兒也大減

少子化國安危機加重。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10年1次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去年底25歲至44歲未婚率達43.2%,換句話說,100人有43人未婚,適婚人口中有301萬人未婚,再創新高。台灣人不婚、不生,導致去年人口首度負成長。國發會分析指出,台灣未婚率高,除房價、薪資結構外,與女力崛起有關。

日期:2021-09-20

全台防疫報導

賭錯了?「2劑BNT」保護力剩39% 為何以色列追加第3劑仍鎖定BNT

以色列目前已有63%人口完成第2劑疫苗接種,接種率雖然高於全球,但每天仍有8000人,甚至破萬人被「突破性感染」,而以色列當地研究發現,就算已施打2劑BNT(Pfizer/BioNtech)疫苗者,在面對Delta病毒時,抗體的保護力只剩39%,讓以色列政府開始追加施打第3劑,並於29日宣布,施打年齡擴大到12歲以上族群,不過第3劑的疫苗廠牌仍選擇BNT疫苗。

日期:2021-08-31

台股

外資狂提款 台股面臨「萬六」保衛戰!郭恭克:3利多撐腰 低接股票的時機又來了

美股受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紀錄釋放可能於第四季啟動縮減購債規模動作,加上7月零售額月減1.1%,不如市場預期,增添景氣復甦疑慮。美股四大指數截至紐約時間周四(8/19)收盤,全部呈現下挫回檔走勢,單周跌幅介於1.39%(S&P500指數)至2.97%(費半指數),費半指數更連續兩周下跌超過2%,牽動台股指數連續兩周合計下跌達6.8%。

日期:2021-08-20

政治社會

台灣大未來》從煙囪進入到高科技,桃園、高雄如何躍升國際重要供應鏈基地,打造城市翻轉典範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產業轉型與數位升級,不少城市早就超前佈局,要解決企業投資水、電、土地、人才與勞工的「5缺」問題,台灣的城市都準備好了嗎?展望未來,疫後又要如何快速振興地方經濟?

日期:2021-08-19

美股夢想家:打造穩定現金流

【施雅棠】美股最強配息王!從1816年配息到現在 連續配息超過200年的自來水公司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08-17

情感關係

憑實力單身還是真愛未降臨?七年級生超過50%未婚 2原因讓他們決定:這樣生活較愉快

「謝謝你的陪伴,有你真好」,14日是七夕情人節,不少人會用甜言蜜語向另一半表達滿滿的愛意及感謝,有的甚至決定一起攜手度過人生下半輩子;但近日有網友發現,身為社會上主力勞動人口的七年級生,居然高達50%都未婚,困惑「為什麼寧願擔心老年孤苦,也不願結婚?」

日期:2021-08-13

焦點新聞

「每年繳稅12%,紓困卻都把我排除」 受薪階級的不甘與無奈 高經濟成長風光的背後...

主計總處上修今(2021)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5.88%,較6月初5.46%預測值,大幅上修0.42個百分點,今年經濟成長亦創2011年以來、近11年最高成長率;日前並預測人均GDP將於2021年首度突破3萬美元。但是,台灣人的負債問題,已逐漸近逼危機臨界點。

日期:2021-08-13

政治社會

「每月1萬2打工錢,想用1萬元存股」 為何年輕人瘋買股求致富? 財政學者曝「這關鍵原因」

股市熱、小資瘋買股。自去年起,台灣不少網路論壇上討論「小資存股」,不少學生或社會新鮮人提問,一個月有12000元的打工錢,想定期定額10000元存股,詢問網友意見。也有小資族初踏股市向各方好手請益中長期理財投資建議,表示自己年薪只有少少的40-50萬元左右,希望藉由存股避免儲蓄被通膨吃掉。網路各大財經媒體也不乏小資族如何在股海中滾出高獲利的教戰守則,如何用微資金獲得高報酬成網路最熱文章,或有網紅分享零股操作經驗心法,網路討論聲量屢創新高。為何台灣小資族越來越愛從股市賺取第二份收入?

日期:2021-08-12

政治社會

被看見的興奮與心酸

為期約兩周的東奧落幕,這回國手的鬥志與拚勁,感動疫情期間鬱卒的國人。而企業在低碳轉型上也得向運動員看齊,要堅持不懈、找對方法推動,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日期:2021-08-11

保險

活得久卻不見得能健康到死!國人平均不健康餘命8.47年創新高 應買「長照險」補足保障?專家這麼說

內政部日前公布「109年簡易生命表」指出,國人平均壽命為81.3歲,其中男性為78.1歲、女性84.7歲,這樣的數字皆創下歷史新高。不過,活得越來越久,並不代表能健康地活到人生終點。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08年「不健康餘命」為8.47年,同樣也是創下歷史新高,更較前一年增加近1個月。而不健康餘命年數的數字越高也代表,未來國家和社會得付出更多醫療及照護成本,因此有壽險業者也呼籲民眾及早思考,個人未來因老化、罹病,導致發生失能、失智狀態的風險。

日期: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