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公館圓環為台北市連7年肇事熱點第一名,市長蔣萬安拍板拆除。副市長李四川昨天在臉書PO出「公館圓環拆除後路型配置」圖,他說,台北市政府將填平公館圓環地下道,回復正交路口。關注交通安全的百萬網紅「Cheap」在臉書表示,史上最垃圾圓環要拆除了,但改建後繼續禁行機車、兩段式左轉,有比較好嗎?
日期:2025-03-26
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宣布要提高針對駕駛人致行人死傷事故罰則,陳世凱周四(3/13)再說重話:「斑馬線是行人可以安全通行的道路,如果有行人卻在上面被撞到,是我們的國恥。」交通部預計6月起,提高駕駛人於行穿線致釀行人死傷事故罰則。其中,致輕傷者處1萬8千元罰金,並吊扣駕照1至2年,倘若釀重傷、死亡事故者,最重將處以3萬6千元罰金,且吊銷駕照5年內不得考領。面對駕駛團體反彈,陳世凱也沒有示弱。他直言,這不是駕駛與行人對立的議題,每一位駕駛人同時也是行人,強調「面對生命所有人都應該謙卑」。
日期:2025-03-13
交通部周三(3/5)舉辦行人道安記者會,公布2024年的道安數據,去年全年共有2950人因交通事故亡故,較前一年度減少了73人,下降2.4%。交通部同時提出了2025年道安工程改善目標。值得留意的是,未來道路規劃將以人本交通為主,車道將全面瘦身,不再設置外路肩,僅有需要路段預留停車格或設施帶。至於人行道則要求至少淨寬要達150公分,且25公尺以上的行穿線,將要求設置行庇護島。
日期:2025-03-05
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 2025科技願景再度引起全球熱議!在近期落幕的 CES 消費電子展中,他透過對談揭露人工智慧 (AI)、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腦機介面以及火星殖民等劃時代技術突破,並對未來科技和人類命運發展提出遠見預測。
日期:2025-01-26
在台灣的街頭巷尾,每一輛車的車牌都是交通管理的一部分,但更深一層來看,它也可以成為國家象徵的一部分。隨著全球交通科技的進步,車牌已不僅僅是身份標識的工具,它還是展示國家認同與技術創新的重要象徵。
日期:2024-12-13
交通部週二(12/3)舉辦道安記者會,前9月整體交通事故死亡下降2.7%,距離原先目標仍有差距。其中,桃園市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大增47人,不論機車死亡人數和酒駕死亡,增加人數均是最多。交通部長陳世凱說:「下周會邀請桃園市政府出席記者會,請他們向大眾交代如何改善。」他強調,交通部曾派員到縣市提供建議,也邀請地方政府來參加中央會報,但由於桃園市改善狀況仍不理想,才會決定邀請他們出席記者會。只是,北市交通局點出,6月起「微罪不舉」恐讓職業駕駛人肆無忌憚,造成台北市多起死亡車禍。交通部則認為,微罪不舉是針對臨時停車,與高風險駕駛人相關不大,公路局可協助列管高風險職業駕駛,並提供教育訓練。
日期:2024-12-03
安全,是交通的底線,也是城市的生命線。桃園市政府持續推動以人為本、包容弱勢的智慧城市願景,落實「人本友善168」計畫,透過行穿線退縮、擴大街角、增設行人庇護島,通學廊道與高齡友善示範區,搭配4大AI科技系統,跨局處守護用路人安全,讓馬路不再如虎口,獲得2024 Gartner政府數位創新服務獎亞太區亞軍與首爾智慧城市銅牌,是臺灣唯一獲獎城市。
日期:2024-11-07
台北市1名15歲少年上週四(10/17)無照駕車,「油門當煞車」失控撞進小吃店釀3死2傷,3個家庭也因此破碎。這名闖禍的少年被依過失致死罪移送,士林地院少年法庭週五(10/18)訊問後裁定收容,並解送法務部矯正署少年觀護所,死者家屬也對少年提出過失致死告訴。外公返國後到案說明,他說自己把鑰匙放在很隱密的地方,不知道外孫把鑰匙拿走,外孫都沒有跟他說,外公也說「會向死者家屬道歉。」他的父親日前現身鞠躬道歉表示,「對不起大家,我不會教小孩,我會為我兒子負責」。對此,律師林智群在臉書發文指出,「小孩成年之前,父母負連帶責任」,強調「要好好教啊!」,另外,車主為少年外公,也將通知到案,依過失致死罪函送士林地檢。靖娟基金會則認為,無照駕駛肇事逐年攀升,台灣對無照法令罰則過輕,「代價不痛不癢」,近5年無照駕駛涉入交通事故案件每年平均4萬起以上,造成約7萬人死傷,且案件量成長幅度高達約22%,顯示我國無照駕駛違規事故的嚴重惡化。
日期:2024-10-21
2名東海大學女學生上周日(9/22)晚間,行經知名景點宮原眼科前的行人穿越道,不幸遭公車碰撞後倒地。其中一名林姓女大生受困公車輪下,最終送醫不治身亡。再傳行人地獄事件,引起全台民眾激憤。交通部周五(9/27)舉辦例行A1事故道安記者會特別提起此事,並說明後續檢討作為。車禍事發前一刻的路口監視畫面,也跟著曝光。當時該輛由施姓司機駕駛的公車準備左轉,車頭已駛出十字路口。兩名女大生就在車輛前方,雙方之間也毫無視線遮蔽,想不到依舊發生憾事。有媒體引述家屬說法表示,女大生第一時間遭公車輾斷手臂,當場喊「好痛!救命!」但肇事司機一度下車查看,卻返回車內踩下油門,再次壓過女大生當場喪命。巨業表示,尊重家屬說法無法評論,檢方表示偵辦釐清中。巨業客運周五(9/27)也召開記者會,公司代表向事故死者家屬鞠躬致歉,重新檢討對行車安全要求不足、管理模式,召回所有駕駛長、深刻檢討宣示提升安全決心、負起應盡責任、表達深刻歉意,並提出4大改善方案。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下午則是發出聲明,針對巨業祭出最嚴厲處分,收回目前最賺錢的台灣大道300號路線營運路權3個月。交通局表示,這是台灣首例公車因交通安全而被收回路權,捍衛市民安全,絕無絲毫妥協空間。
日期:2024-09-27
交通部周四(9/5)召開行人道安記者會,同時也是新任部長陳世凱上任後首場記者會。「我的第一場記者會,以道安作為開端,大家就知道未來交通部首要任務,就是行人、用路人道路安全。」他說,道安也是行政院長卓榮泰「五打七安」最重要的一環。陳世凱點出,總統賴清德有宣示,希望在2030年交通事故死亡率降低50%,等於每年至少要下降7%。目前看起來,今年上半年有達成目標,未來會繼續努力。上半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比去年減少9%,順利達成總統賴清德宣示的目標。只是,唯獨行人死亡人數不降反增,尤其在加重未禮讓行人後,行人死亡率反而上升,陳世凱認為,會請警政單位提高路口見警率。
日期: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