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交代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交代共有1183項結果
焦點新聞

京元電爆確診震撼科技業! 穩懋董座陳進財:已做好分艙分流、移工管理

半導體封測大廠京元電(2449)日前爆發外籍移工染度事件,甚至一度停工,為台灣科技界投下震撼彈。各大廠都開始嚴格管制,深怕一個不小心,就讓疫情蔓延至科技界,進而影響台灣重要的全球供應鏈。第三類化合物半導體大廠穩懋董事長陳進財,在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節目《數字台灣》專訪時提到,雖然台灣在防疫上做得很好,人民也高度配合,但一向以管理聞名的台灣科技業,卻產生防疫破口,所幸政府及廠商動作很快,截止目前為止仍算控制得宜。

日期:2021-06-15

台股

外資暗算聯電!謝金河揭降評、砍目標價 雙殺背後的算盤

今天有幾個朋友來電詢問,外資把聯電的目標價砍到40元,問我有什麼看法?我趕緊上網了解一下,原來有一家名叫Bernstein,中文翻譯成聯博的外資機構稱聯電的利多已反應在市場預期中,呼籲客戶不要等到曲終人散時才要離場,將聯電的投資評等降為「劣於大盤」,並且將聯電目標價下修至40元,我才知道很多人都被這個40元的價位嚇到,這家外資機構還估聯電2022年的獲利會比2021年少78%。

日期:2021-06-11

全台防疫報導

捍衛竹科!國軍18小時完成篩檢站,蔡英文:組成「竹竹苗防疫作戰聯盟」

根據今(5)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資料,苗栗新增確診案例最多,顯示科技廠內群聚感染嚴重。對此,總統蔡英文在下午發表談話表示:「將組成『竹竹苗防疫作戰聯盟』,整合區域內的防疫能量,全力守護區域內所有人的健康,也把國家重要產業的安全防線鞏固起來。」

日期:2021-06-05

政治社會

一個「高端疫苗白老鼠」的告白:做好死亡的覺悟,願成世上最有意義的數據

編按:本文為身兼中日譯者及配音員的TT,親筆寫下自願當國產疫苗人體受試者的心路歷程以及這段期間身體反應,每一款上市疫苗的背後,都是無數研究人員日以繼夜努力研發、受試者以身試險的成果,值得我們感謝與致敬。

日期:2021-06-02

職場

總在下班前最後一刻才討論公事的人,就像在17:59放置炸彈的「炸彈客」

我實在很想對他說:「拜託你趁著天還沒黑時工作好嗎?」

日期:2021-05-31

全台防疫報導

「疫苗跟原廠買才有保證!」總統蔡英文:已購3千萬劑疫苗,每月分批到貨

台灣本土疫情嚴峻,加上醫療量能逐漸緊繃,南投縣長日前才表示,如果中央許可想緊急向大陸購買輝瑞疫苗,而今(26)日台北市長柯文哲在防疫會議上指出,如果一直遲遲等不到疫苗,地方政府若被逼到不行,台北市只好「自謀生路」。不過總統蔡英文稍早表示,購買疫苗必須由中央統籌,包括外購和國產,已購買將近3000萬劑疫苗,「只有跟原廠洽購,才可以獲得原廠在品質與安全的直接保證跟負擔責任」。

日期:2021-05-26

全台防疫報導

全家戴口罩少一個動作,感染機率竟是不戴口罩家庭的1.25倍?涂醒哲:造成台灣防疫破口的13個迷思

防疫迷思帶來破口,破口造就本土疫情,防疫警戒升級帶來生活不便及經濟(股市)下跌,更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醫療崩潰。

日期:2021-05-21

政治社會

台灣關鍵14天戰疫》每位確診治療得花80 ~210萬元! 醫護不是超人 全民如何一起當抗疫英雄?

「老兵聽到炮彈飛過去的聲音,就知道事情不太對了……。」台大急診室主治醫師石富元經歷過2003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的災難,18年後,老兵竟然又遇到同樣嚴峻的狀況。5月14日開始,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猛爆惡化,從15日的180個本土病例到18日的240個本土病例,社區感染擴大,過去的太平好日子,忽然不見了。

日期:2021-05-19

政治社會

台灣關鍵14天戰疫》每位確診治療得花80 ~210萬元! 醫護不是超人 全民如何一起當抗疫英雄?

「老兵聽到炮彈飛過去的聲音,就知道事情不太對了……。」台大急診室主治醫師石富元經歷過2003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的災難,18年後,老兵竟然又遇到同樣嚴峻的狀況。5月14日開始,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猛爆惡化,從15日的180個本土病例到18日的240個本土病例,社區感染擴大,過去的太平好日子,忽然不見了。

日期:2021-05-19

政治社會

台灣關鍵14天戰疫》每位確診治療得花80 ~210萬元! 醫護不是超人 全民如何一起當抗疫英雄?

180、206、333、240,這是5月15日到18日每天增加的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數字,前副總統陳建仁口中「更聰明的病毒」,安靜而殘酷地摧毀了台灣引以自豪的+0防線。15日,雙北被迫進入了「第三級防疫警戒 」,這是個警訊,也是個考驗;15日算起的14天,正是能否控制疫情的關鍵,從指揮中心、醫療院所、物資防線和所有民眾,都繃起神經,準備咬緊牙關,挺過去。

日期: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