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洋董事長林全昨(9/12)出席公開活動,點出製藥產業面臨高度管制、產業鏈薄弱以及專利藥與學名藥二元體系等困境,在大分子藥、小分子藥的領域上,台灣已錯過機會了。面對未來發展,林全建議,可借鏡金融業的「監理沙盒」,在特定的園地上開放,讓業者多點自由發展空間,待成熟後再「法規化」,尤其精準醫療、再生醫療大家正在起跑點上,還有發展機會並跟上國際腳步。
日期:2022-09-13
國內多項領先指標呈下滑趨勢,加上美、中等台灣主要貿易經濟體面臨成長雜音;梁國源認為,在內需不振、外貿可能面臨逆風下,台灣下半年經濟不甚樂觀。
日期:2022-06-01
當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台灣卻逆勢向上,重返亞洲四小龍之首,國人還來不及享受豐碩成果,緊接而來的公投,卻為台灣的能源轉型、產業升級、改善整體投資環境,乃至於國際形象再添變數。猶如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其中會掀起哪些蝴蝶效應,本刊專訪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一一揭露其嚴重性。
日期:2021-12-10
中國今年加強落實「能耗雙控」政策,同時加強控制能源消耗量總量與強度,迫使地方政府在工業生產旺季祭出限電措施,諸多企業總產能近乎腰斬、重創工業重鎮。中國大規模限電凸顯出全球綠能供不應求的挑戰,更可能影響全球下半年經濟成長。反觀台灣,政府早在2016年便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政策,目標是2025年綠電發電量要在占台灣發電量20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日前(16日)攜三家台灣離岸風電供應商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老謝看世界》訪問時,先是提交台灣這三年培植綠電本土供應商的成績單,並樂觀預估台灣至2025年風電產業投資可達6000億元以上,預估綠電將是台灣經濟成長的新動能。受訪最後,沈榮津也以中國此次無預警限電,提醒台灣在能源自主的路上要更努力。
日期:2021-10-18
經濟力關乎一個城市,乃至於國家的競爭力,如何打造讓企業爭相進駐、百業興旺、全民富足的幸福城市,是各縣市政府的重要課題。毫無疑問,從各項經濟力指標來看,桃園市近年表現獨霸全台,這座現代、永續的魅力城市,如何靠充實自身軟硬實力吸引企業投資台灣,力挺創業、支持在地商家,從點線面讓全民有感,《今周刊》專訪幕後操盤手桃園經發局局長郭裕信,帶領讀者一探究竟。
日期:2021-10-18
能耗雙控威力不可小覷!今天股市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忙碌的一天,因為在中國設廠的台商生產基地都受到衝擊,每一家都在重訊公告,意味了過去卅年來,台商在中國的投資既深且廣;不過,同樣是大停電,台商柿子專挑軟的吃,反應卻大不相同。
日期:2021-09-28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產業轉型與數位升級,不少城市早就超前佈局,要解決企業投資水、電、土地、人才與勞工的「5缺」問題,台灣的城市都準備好了嗎?此外,展望未來,疫後又要如何快速振興地方經濟?由《今周刊》主辦的「台灣大未來:全球重啟‧奪勢造局」國際高峰會線上論壇,日前(19日)邀來高雄市長陳其邁分享,高雄市如何從石化產業為主的重工業城市,成功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趨勢下奪得一席之地,讓產業翻轉成為現在進行式。
日期:2021-08-23
「James,你學歷比我高,在台灣你們有地利之便,但你們從來不能做出特斯拉。」「因為你們缺乏整合的人才,缺乏想像的人才!」國內面板大廠群創光電(3481)總經理楊柱祥回憶起與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的一次對話,當時馬斯克對台灣投入電動車產業,提出了以上的直白看法。
日期:2021-03-16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5)日在《2020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但對台灣來說,未必全是負面效果,且過去兩岸關係好的時候,台灣經濟卻很慘,如今則呈現相反局勢,在此情況下,他看好半導體及綠能產業,成為下一個投資台灣的好標的。
日期:2020-10-05
台積電(2330)在5月中宣布將赴美設廠,拋出震撼彈後,董事長劉德英在今日股東會後記者會中,首度解釋為何選擇落腳亞利桑納州,劉德音分析:「儘管當地是沙漠氣候,但淡水非常充沛,是水利做得很好的地方,電價不但便宜,還是百分百綠色電力,土地又廣大,這是在西岸州找不到的優勢。」
日期: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