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白宮周五(1/31 )證實,川普總統將在周末(2/1)對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實施激進的關稅,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實施25%關稅,並對中國實施10%的關稅,此舉讓美股尾盤衝擊市場。對於經濟學家憂心可能會讓通膨再次點燃,川普重申不會加劇美國通膨,只會取得巨大成功,此舉可以讓國家取得巨額關稅收入,初期可能產生短暫混亂,成本有時候會轉嫁民眾,但相信美國人民會理解。
日期:2025-02-01
上周去了一趟南韓首爾,做了一場演講,也接受幾個專訪,為韓文版新書做宣傳。此行讓我見識到韓國人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也感受到未來台日韓三個重要半導體大國的競合關係,藉此專欄與大家分享。
日期:2024-11-25
力積電(6770)於周四(26日)傍晚宣布,與印度最大財團塔塔集團旗下的塔塔電子(Tata Electronics),於首都新德里簽訂雙方合作最終協(definitive agreement)。力積電將協助塔塔電子於印度總理莫迪家鄉古吉拉特邦(Gujarat)的多雷拉(Dholera),建設全印度第一座12吋晶圓廠,力積電將移轉成熟製程技術給塔塔電子,並訓練印度員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在26日接見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與總經理朱憲國,當面表達將全力支持台印合作的晶圓廠建設計畫,並對赴印度發展的台灣企業,提供行政支持與投資保護。
日期:2024-09-26
新南向政策推動以來,台灣對新南向國家投資大增,並簽訂租稅協定,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累積投資金額已經從2016年至2023年6月成長76.2%。此外,東協市場挾年輕人口結構優勢、當地政府產業政策,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超前部署數位智慧商機,讓台商在東南亞投資迎來爆發性成長。《今周刊》周四(6/6)舉辦「2024東協台商1000大調查暨論壇」,以「開創東協新版圖 航向亞太新時代」主題,在上半場邀請《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財政部政務次長阮清華、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致詞開場。不僅如此,論壇由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公布、分享今年調查結果與建議,《今周刊》編輯部資深記者呂玨陞,也來解構今年台商前進東協的趨勢,以及自身在印度的見聞。
日期:2024-06-06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周日(28 日)突訪北京,且馬上就拜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尋求與中國官員討論在中國推出「全自動駕駛」(FSD)軟體,並要求中國允許數據輸往海外。
日期:2024-04-29
今周刊編按:中國二會登場,中國經濟態勢疲弱、股市也跌不休,國務院總理李強週二(3/5)在工作報告時特別指出,繼續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准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此舉也被視為對外資釋出善意、再鬆綁企圖引資。關於涉台議題,李強則是重申九二共識、和平發展以及統一等關鍵詞,但是罕見提到「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過去幾年政府工作報告並未重述這個觀點,這次是2018年來首度出現。
日期:2024-03-05
在中歐峰會登場前夕,義大利傳出已正式通知中國將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終結數個月來羅馬當局對該倡議的懷疑聲浪。
日期:2023-12-07
國際醫療服務組織微笑行動Operation Smile與長庚紀念醫院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醫療援助、專業醫學培訓、社會福利發展,加強國際合作,提高臉部唇顎裂及燒傷患者的醫療品質。為加強交流合作,長庚紀念醫院於3月30日至31日邀請了微笑行動Operation Smile的三位代表,進行交流訪問,共同探討未來的合作方向。
日期:2023-03-31
中國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週五(4/22)在深交所公告,宣布砸18億人民幣,相當於台幣81億元回購比亞迪股份,將全部用於實施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根據回購方案,公司擬回購金額落在18億-18.5億元人民幣,回購價格不超過300元/股,預計回購股份數量不低於600萬股,約佔比亞迪已發行總股本0.206%。
日期:2022-04-25
與其花時間煩惱如何擬定規畫,把最多的工作塞進有限的時間表裡,還不如徹底檢討、修正你的工作習慣或方式,減少時間的浪費。同時一件事情若3步可以達成,就不要花了10步。願我們在工作上都能把複雜變簡單,都可以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光芒。
日期: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