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事務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事務共有4530項結果
職場

5個簡單技巧,妥善安排生活要事的優先順序

生活有太多事需要應付,哪一個是真正重要的?也許只有5件或更少的事才是真正重要的。美國前總統雷根說的:「解答不容易,可是一定有簡潔的答案。」我們往往會把自己的生活複雜化。

日期:2021-06-04

職場

過度的噪音讓大腦超載,5個方法解救你瀕臨崩潰的精神狀態

現在停下來,聽一聽周遭的環境。你聽見什麼聲音?音樂?手機鈴聲?還是電視機或收音機傳來播報新聞的聲音?

日期:2021-06-04

稅制

2父親送2千萬房給兒忘記報贈與稅,怎麼一個補稅加罰100萬,一個卻不用罰?那些節稅重要事

王先生花2,000萬買了一間不動產,土地公告現值加房屋評定現值1,220萬,他之後又把該房子送給兒子,扣掉免稅額220萬,應申報贈與淨額為1,000萬,贈與稅10%為100萬。另一位李先生花2,000萬買了一間不動產,土地公告現值加房屋評定現值1,220萬,但他把房子直接登記在兒子名下,同樣扣掉免稅額220萬,應申報贈與淨額1,000萬,贈與稅10%為100萬。

日期:2021-06-03

焦點新聞

黃子佼最愛餐廳、菊元料理、三軍軍官俱樂部都收攤! 疫情打擊大、餐飲業好難熬

本土疫情延燒,重創餐飲、觀光業者,各餐飲業者紛紛改推外帶、外送力求生存。但也有不少知名業者,在此波疫情中選擇歇業,或因其他規畫而選擇結束營業。

日期:2021-06-03

台股

台股逆風中現穩定 ——兼論影像感測廠亞泰

因槓桿過高引發的恐慌拋售,以及市場只著重每日價差變化,迎來了此波台股跌深,但台股有三個安定因子,且待投資人細看,歷經修正之後,具有投資價值的公司終將浮現。

日期:2021-06-02

稅制

2021報稅新制!長照家庭注意,這3個條件符合一個,報稅多扣除12萬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政府推出多項紓困措施,其中一項與全國人民都有關的就是延後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日期,財政部已經公告申報繳納期限全面延長至6月30日,距今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民眾在今年報稅時,應該要注意列舉扣除額與特別扣除額的新規定。

日期:2021-06-02

焦點新聞

扯!宅神送花籃嗆指揮中心「下民易虐」 陳時中19字回應

宅神朱學恒今(1)日送寫有「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4個花籃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警告為官者不要怠惰!」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這種行為非常不恰當」表示詛咒努力工作的人,並不符合多數台灣人的善良與厚道。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下午記者會,面對記者提問此事僅簡單回應,「疫情期間大家都非常忙碌,做正規的事情就好。」

日期:2021-06-01

政治社會

台灣的國際與在地氣候政策挑戰

4月22日至23日,美國總統拜登主持了線上領導人氣候峰會,並宣布到2030年,美國將把造成氣候變遷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50%到52%,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時重申2060年實現碳中和,與此同時總統蔡英文提出2050淨零排放目標,在中美對於氣候政策的競合下,台灣更需面對國際與在地氣候政策挑戰。

日期:2021-05-31

政治社會

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通傳會委員林麗雲教授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對於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的寶貴見解。

日期:2021-05-31

政治社會

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分析,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日期: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