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不僅是傳承宗教習俗的重要場域、信徒的心靈寄託,也是凝聚在地居民向心力的集會空間,更因其歷史意義與文化特色成為遊客喜愛的觀光景點。迎接春日新氣象,不妨走進廟宇,不僅能欣賞雕梁畫棟的建築美學,還可探訪周邊景點和美食,來趟文化輕旅行!
日期:2025-03-27
隨著金融詐騙手法日新月異,AI技術已成為金融安全的新防線。「AI金融科技協會」延續其理念,於週五(3/21)攜手近20家機構,打造產學教育大平台成立「AI金融科技創新學院」,期盼透過生成式AI技術,結合金融素養教育,協助全民提升防詐意識,從根本上強化台灣的金融安全環境。
日期:2025-03-21
走進台灣不同城鎮的觀光商圈,來一場探索文化的旅行。看在地商家留存古味也不忘開發、創新,甚至趕上趨勢講究永續、推電子支付,商圈小旅行邀請遊客入門聽故事、湊熱鬧,更了解在地。
日期:2025-03-19
錢穆老先生寫過一篇文章「現狀與趨勢」論述中國歷史,他說在觀察時代演變過程中,要避免因為短期的現象,誤判長期的趨勢。
日期:2025-03-13
維持高成長的印度經濟,自去年下半年力道放緩,股市下跌、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貶至歷史新低;總理莫迪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雖暫時平息關稅戰,但經濟情勢嚴峻,仍是他第三任期的大挑戰。
日期:2025-02-26
自清末至今,斗六一直是雲林的縣治中心,如今也是縣內人口最多的城市。古城在保留老屋聚落的同時,也奮力翻轉出新生命,還在的舊店翻新留古意、新進駐的品牌融入文創表現地方特色,在地居民與新移民聯手發揮創意,為老城市注入新活力。
日期:2024-10-30
近期國際局勢有兩大重點現象、趨勢,首先是中國經濟「內捲」,以及美國前總統川普重新崛起。談到中國「內捲」,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指出,中國所謂的「內捲」簡言之就是「過度競爭」,此前首先體現在產能過剩,其背景因素包括國家補貼、信用扭曲及一窩蜂現象。吳嘉隆說,進行中的中國三部曲為內捲/過度競爭、躺平,最後是連公務體系都「擺爛」。他解釋,這背後為台裔美籍經濟學家辜朝明提出的「資產負債表衰退」,概念就是家庭不敢消費、企業不敢投資,最後中央與地方政府因財政壓力拚命搶錢、開單、收費,等於變相加稅。吳嘉隆結論,從前述中國「內捲」,到近期川普重新崛起等現象,揭示全球從左右不得罪的地緣政治世界,走向必須明確選邊站的價值觀世界;他更引述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Michael Pompeo)說法:「依賴專制者,不配稱作民主」。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也直言,台灣生存與發展最大敵人就只有中國,卻還有人「兩岸一家親」,他質問「你的敵國到底是誰?」謝金河認為,如今台灣有許多人大搖大擺地心向敵國、在台灣搞破壞,甚至幫中國威脅自己人,若對這些人沒有任何規範,他從心裡懷疑「這樣的國家會富強?」
日期:2024-07-22
企業家的第六項修練:史觀!今周刊封面故事介紹台南400年,這是一個有深度,又豐富的歴史題目。這次賴清德總統就職,也從1624年台南熱蘭遮城談起。其實1600年前後是一個很值得探索的時代。
日期:2024-05-22
日本傳出有民眾吃下紅麴成分營養品後,導致6人住院、7人往返醫院進行治療,其中有2人因此須洗腎,製造該項產品的小林製藥已宣布自主回收3款相關產品。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經查台灣並未輸入出事的日本紅麴保健品,目前並無風險,但該署將對日本輸入國內的紅麴產品進行了解。
日期:2024-03-23
由香港導演執導的國片電影《周處除三害》橫掃中國大陸票房,除了主角原型人物、精彩情節之外,觀眾也對台灣的死刑、探監話題討論不斷。由於兩岸坐牢規定大不同,劇中演員提及「現在監獄規定真麻煩,湯、冷凍食品、椰子等都不能送,但百香果不行真的很奇怪,百香果怎麼殺人呢?」,這段台詞直接考倒大陸網友。
日期: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