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臨高齡化、少子化的挑戰,醫療體系也有缺工問題,為了協助醫療體系因應挑戰、增強韌性,智齡科技與微軟合作,協助台灣醫療體系運用數位科技強化服務品質、降低醫護人員在行政事務上的負擔,透過與地區醫院協力合作,把醫護人力留在有價值與溫度的工作上,讓高齡照護體系更加完善。「雲端科技可以解決醫院缺工的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低成本、高回饋的解決方案,符合所有醫院需求。」智齡科技執行長康仕仲說,雖然這樣的解決方案研發時間長,但是未來不僅可以協助醫院解決現有問題、提升效率,甚至可以輸出到全球市場變成商機。
日期:2023-10-19
佳必琪辦公室的下午茶時光,不光是提供點心、飲料讓同仁補充能量,還鼓勵全體同仁動起來,一起加入運動的行列,不僅緩解辦公室久坐的痠痛疲勞,與工作中的壓力和緊張情緒,也讓身心可以更健康。
日期:2023-10-19
近日為了藍白怎麼合,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以及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兩邊陣營為了民調該怎麼調查,隔空交戰未停歇。週四(10/19)今天是侯辦提出希望進行二次會期限,侯辦發言人黃子哲表示,藍營展現相當大誠意和善意,目前球在民眾黨手中,希望對方能有善意回應。至於雙方是否由主帥直接談?黃子哲說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但需要先確定民眾黨或柯文哲的態度跟意願。
日期:2023-10-19
0056維持高檔表現的主因,絕對不是因為改成季配息或配發現金股息1.2元,而是AI股熄火之後...
日期:2023-10-19
蘋果新機發表會日前結束,iPhone 15亮相、系列全換Type-C與動態島,並發表兩款Apple Watch。相較蘋果第一支iPhone整合所有最新科技橫空出世,如今每一代新機創新呈「擠牙膏」、還越來越貴,如最新一代機皇iPhone 15 Pro Max 1TB要價1599美元,台灣售價58,900元接近6萬元,令人咋舌。攤開蘋果公布的第三季財報,雖然iPhone、Mac等產品營收下滑,但服務營收卻比去年同期成長8.2%,刷新蘋果紀錄。蘋果今年股價漲逾40%,為何市場仍願意買單?這就要從蘋果近年的收購案中,一窺商業模式的策略來解答——併購。
日期:2023-10-19
曾是SBL裕隆納智捷球員吳季穎,被鏡週刊爆出他涉嫌打假球放水,並被指與汽車集團小公主秘戀,小公主將其父親生前收藏價值近千萬的兩只AP愛彼錶,交給吳季穎轉賣給知名鐘錶行,讓汽車集團高層震怒、立刻將錶買回來。目前為SBL台灣啤酒效力的吳季穎,晚間透過IG限動澄清,「對不起我做了不良示範,我不該私下與朋友亂開玩笑談論非法的比賽行為,即使是與網友之間的玩笑話也都不可以。」關於週刊爆料,汽車集團表示與吳季穎合約已到期,因此不多作回應,有關戀愛之事,雙方僅是一般朋友出遊,請外界不要過度揣測。士林地檢署周三(10/18)通知吳季穎到案,下午吳季穎在警方陪同下抵達士檢應訊,歷經3小時訊問後認其涉犯賭博、詐欺、運動彩券發行條例等罪嫌,諭令25萬元交保,晚間8時吳季穎快速離開地檢署。
日期:2023-10-18
今周刊編按:美國周二(10/17)發布「升級版」晶片出口禁令,禁止更多業者設計的AI晶片出口中國,預定30天後生效,恐讓輝達(NVIDIA)、英特爾以及AMD都受衝擊,尤其是輝達部分,禁令主要除涵蓋H800和A800 PCIe/模組外,連L40S都在本波禁令之內。受此利空打擊,輝達股價收盤下跌近5%,加上聯準會12月升息的機率,從原本的3成拉升到4成,利空襲擊台股週三(10/18)開低走低,終場台股收在16440.91點,跌201.64點或1.21%,三大法人賣超189.92億元,其中外資賣超83.47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29.01億元及賣超77.40億元。AI股廣達(2382)重挫5.42%、緯創(3231)跌近4%,權值股台積電(2330)跌11元來到540元守住整數關卡。科技業者指出,若禁令擴及降規版L40S,輝達恐完全失去中國AI市場,台灣AI概念股包括台積電、廣達、緯穎等供應鏈,勢必面臨新一波挑戰。輝達表示,將遵守所有適用的法規,同時努力提供支援不同行業的數千種應用產品。鑒於全球對輝達產品的需求,預計(新規)短期內不會對公司財務業績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不過輝達也表示,新規可能會延後產品開發時程,公司可能需要把部分業務從受影響的國家遷出。而英特爾僅表示已在評估新規定、超微則是不予置評。
日期:2023-10-18
達文西手術為目前醫療技術水準先進的微創手術之一,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所實施的達文西手術服務案例截至2022年已突破萬例,佔全台16%。為推動醫療品質持續提升,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於本月17日與開發達文西手術的直覺公司台灣分公司再度簽署合作備忘錄,深化雙方合作關係,共同致力於推動微創手術技術的發展、優化臨床實踐、提供醫療專業人員的高品質培訓,以造福更多病患,並推動台灣微創醫療領域的持續創新。
日期:2023-10-18
隨著九月營收公布後,下半年旺季拉貨力道也漸漸加大,不少個股基本面已有慢慢復甦的跡象。從第三季營收結果出爐,哪些產業或公司可被看出具有繼續追蹤的潛力?又該繼續觀察哪些指標?
日期: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