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社會第一天,就該為退休做準備」!根據調查,民眾認為退休金需準備1431萬元,退休後每個月生活費約需5萬元,但超過半數都沒有具體的退休理財規劃,能確實執行自存退休金的人,更是少數。那沒有千萬元退休金,是否就想退休就成為奢望?事實上,根據勞保局最新統計,勞保年金平均每人領19162元,再加上勞退新制退休金,若以45800元薪水計算,工作30年、年化報酬4%,不計算自提的話,按月能領11767元。加總兩筆退休金來源,合計每月能有30929元進帳,距離每月5萬元理想情況,缺口只剩19071元。專家表示,若要回補缺口,若餘命30年則需要572萬元,也就是勞保年金、勞退新制退休金,再加上「自籌退休金」572萬元,就能滿足退休時月領5萬期望。
日期:2025-03-13
2024年度「稅收超徵」有望逾5200億元,中國國民黨據此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並由該黨團與個別立委分別提出修「預算法」或「制定特別條例」兩種途徑。上述主張牽涉到三個財稅政策相關的概念,包括「稅收超/短徵」、「還稅於民」以及「普發現金」,且衍生出下三個常見問題:第一,「稅收超徵」是否等同政府向人民「多收」的稅金?第二,「還稅於民」是「還什麼」於民?第三,「普發現金」是否就能把政府「多收的錢」還給人民?有無其他更好做法?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周一(3/10)舉辦的「稅收超徵還稅於民」公聽會,會中政府代表、專家學者各方「各言爾志」,也觸及上述三面向問題,《今周刊》精摘重點整理成本文,以回應讀者對此議題可能的常見疑問。
日期:2025-03-10
高舉公開透明、清廉旗幟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入兩大弊案,遭檢方起訴求處重刑。走過10年,這個政壇新星,成了自己最痛恨的貪汙嫌疑犯,他究竟走錯了哪一步?
日期:2024-12-31
台股週一(12/16)行情又出現讓投資人又愛又恨的拉「積」盤,早盤指數一度因為權王台積電(2330)拉盤,出現上漲逾200點的行情。然而,投資人沒有高興太久,在其他權值股轉弱,加上中小型股續跌的壓力下,台股漲幅收斂,終場勉強守著23000點大關,上漲19.42點、收在23039.9點;但上櫃指數持續走弱,上市櫃下跌家數逾1400家。
日期:2024-12-16
退休理財一直是近幾年的熱門話題,尤其近年來勞保、退撫基金不時傳出面臨破產危機,讓國人益發強烈意識到透過儲蓄、理財來達成退休目標的重要性,而且「及早規劃」是關鍵所在。
日期:2024-11-27
檢調廉持續偵辦京華城容積率案、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政治獻金案,為釐清財務管理模式,台北地檢署週四(11/14)上午傳喚曾是柯文哲「清廉」活招牌的民眾黨財務長梁秀菊作證,訊後請回;台北地檢署上午也證實,已聲請法院裁定核准扣押木可公司相關銀行帳戶內3883萬7712元。柯文哲在競選總統期間,至少有千萬元經費流入木可公關公司,被質疑用途可疑,且柯的政治獻金也由木可處理。熟悉政治案件的律師黃帝穎分析,檢察官舉證說服法官裁准扣押木可帳戶,代表法院及檢察官認定木可金流涉入犯罪所得。柯文哲可能被裁定為犯罪所得的罪嫌包括收賄、洗錢、違法政治獻金等。
日期:2024-11-14
近期受本網專訪的財經部落客「存股方程式」持續暢談個人的退休金規劃,前一篇聊〈多久能達成千萬股票資產〉的文章獲得網友極大反響;對於網友針對年領50萬股利不夠用、沒考慮到通膨等質疑,他表示,退休投資務必保守,擔心通膨侵蝕資產,每月投入現金流10%-20%即可;另外,年領50萬可月領3萬,搭配政府退休金,若克制慾望,已能衣食無缺。
日期:2024-10-30
台北101集時尚、藝術、人文、創意之大成,吸引國際一線精品爭相拓點設櫃,讓世界看見台灣高資產族的消費眼光與實力,創下逾220億元年收歷史新高,稱霸台北市單一百貨銷售龍頭。中國信託銀行為滿足高資產族的消費金融需求,連續21年獨家發行「TAIPEI101聯名卡」,打造兼具深度、廣度與高度的專屬尊榮回饋與體驗,年年突破「新/心」意,策畫無與倫比持卡福利,拓展卡友全球精緻生活版圖,善用數位金融創造無斷點支付體驗,深耕客戶生命週期管理。
日期:2024-10-02
勞保局統計,2023年有57%的退休勞工每個月領取的勞保年金低於2萬元,還不到主計處公布台灣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的2.5萬。如何能夠將勞保年金最大化?勞保局透露,只要做到年資長、投保薪資高及延後退,就有機會月領4萬。
日期:2024-08-31
多理財專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複利的威力,比原子彈大」。藉此奉勸世人,理財要趁早、要養成持續投資的好習慣。雖然立意良善,但其實是一種思想的鴉片,甚至是阻礙我們成長的無形枷鎖。有必要「鞭三下,驅之別院!」
日期: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