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主持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主持人共有1960項結果
政治社會

退完高鐵票,不是開車返鄉就比較好!致端午想賭一把的人:自私是一種惡習,這些業障八輩子都還不完

好了,退票的比例高了,但是真心希望大家可以減少移動。因為病毒這種東西是百密一疏的,戴口罩、洗手消毒,在這種時期,本來就是必要的。要達成群體免疫的目標,至少要到九月或十月以後,這段期間,為了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有家人、朋友的幸福,先委屈一下。健康有了,什麼都會有。

日期:2021-06-13

理財

沒存到20萬,買什麼iPhone!疫情宅在家正是存錢好時機!3個存錢小撇步,告別精緻窮

「萬物皆漲,只有我的薪水不漲!」這句話說中了你的心聲?小編經常聽身邊的年輕同事抱怨:「就算不吃不喝也買不起房子、車子,那為什麼還要省吃儉用?」對於他們的這些抱怨,小編卻反思,經常看他們買起東西來毫不手軟,名牌包、iPhone手機換不停,也經常出國血拼……,「按照這樣的花錢速度,平時沒有養成善用金錢的好習慣,就算是很便宜的房子,也買不起吧!」

日期:2021-06-10

國際總經

誰說了台灣要一百萬劑疫苗? 日議員「缺主詞發言」恐釀誤解

日本《東京新聞》報導,對台友好的自民黨參議員佐藤正久日前參加電視節目時指出,五月下旬收到台灣方面請求一百萬份新冠疫苗。此訊息今日在國內快速流傳;但事實上,在該段節目中佐藤正久並未提及「台灣方面請求」,而政府相關人員也指出,與日本政府的交涉過程中我方從未提及明確數字。

日期:2021-06-09

政治社會

國產疫苗保護力會跟AZ、莫德納一樣嗎?將來全球若推行「疫苗護照」,國產疫苗會被承認嗎?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7

房地產

3年前買1350萬預售屋,沒想到才交屋,疫情來、工作丟...從一個導遊案例看「疫情下最危險的人」

「看好了!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2週內解除3級」,看來這來自網友們、正能量式自我激勵的梗圖破功了,疫情3級警戒已經延長到6月14日,近期交易已是急凍的房市,會不會真的出現拋售潮呢?有沒有機會撿便宜貨呢?現在那些「別人恐懼我貪婪」的房市禿鷹們已是虎視眈眈地在看呢!

日期:2021-06-04

情感關係

20歲需要的伴侶絕對和40歲不一樣!婚姻專家:她的離開,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是因為你沒長大

從某個角度來說,我是我太太的第三任丈夫,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不久後我將是她的第四任丈夫,然後,只要我繼續努力,未來幾年我將有機會蟬聯更多任丈夫。事實上,我再努力一點,到了太太60歲的時候至少會經歷六任丈夫─而且每一任都是我。

日期:2021-06-04

政治社會

國產疫苗之亂 二期臨床即過關,標準惹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訂定的疫苗採購計畫中,國產疫苗將提供一千萬劑,占整體疫苗數的三分之一。目前,正等待二期臨床資料解盲的高端疫苗、聯亞生技疫苗,在走了長達一年多開發期後,終於來到取得台灣食藥署緊急授權(EUA)的最後關頭。然而,此時才發現,我們EUA標準相比歐盟、美國,是不是太寬鬆了……

日期:2021-06-02

台股

當年的食品績優股,長抱9年只賺4萬元...阮慕驊55歲財務自由:40歲想靠存股賺退休金,該怎麼做?

從小就深受在銀行上班的母親影響,耳濡目染財經時事,阮慕驊在1991年跳入他最喜歡的財經報導工作。40歲起辭掉穩定收入的平面媒體工作者,成為電視、廣播界最早的斜桿工作者。如今才55歲,就已財富自由。 阮慕驊以他的親身體悟,分析如何為自己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藉由投資理財,早早為自己賺進退休金。 一向樂於分享的阮慕驊,在本書中分享如何縱觀大環境趨勢,賺得長期的時間財(定期定額存股,尤其是存穩定的龍頭股),也研究投資營收、利益正在高成長期的公司,賺取短期機會財。 同時不管是身處在好好壞壞的景氣環境中,他也提供了如何認識股市的本質,分享他跟國外的理財大師學到了什麼樣的理財精華。

日期:2021-06-01

政治社會

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通傳會委員林麗雲教授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對於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的寶貴見解。

日期:2021-05-31

政治社會

我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分享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資深媒體人蔡玉真分享,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

日期: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