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中間派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中間派共有19項結果
國際總經

石破茂連任新推10兆日圓半導體、AI計畫,目標160兆日圓經濟效益!哪家企業最受惠?

日本周一(11/11)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黨總裁石破茂驚險在第2輪投票出線,確定連任首相,石破茂提出,日本政府將在2030財年前,提供至少10兆日圓(約2.1兆台幣),來支持推動半導體和AI產業,日本政府預計,這項新框架計畫將帶來160兆日圓整體經濟影響。

日期:2024-11-12

國際總經

趕走豺狼,來了虎豹?馬克宏恐跛腳 法國解散國會豪賭的一堂課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2輪投票,左翼政黨聯盟跌破眾人眼鏡成為最大贏家,意外躍居國會第一大黨,總統馬克宏領導的中間聯盟緊追在後。投票前勝券在握的極右派國民聯盟反落為第三,雖未能成為國會最大黨,但也拿下史上最多席次。

日期:2024-07-09

國際總經

政治總是充滿意外!法國會決選出爐,左派聯手馬克宏防堵奏效、極右翼淪第3勢力...總理將請辭

法國國會選舉決選今天登場,出乎選前預料,左翼聯盟得票勝出;首輪勢如破竹的極右派國民聯盟陣營在三強鼎立中敬陪末座 ,但席次仍突破過往紀錄,執政的中間派則為第2名。

日期:2024-07-08

政治社會

英國新任首相施凱爾關注人權和司法改革,曾兩度訪台行程滿滿,竟是個親民工作狂

英國議會4日大選落幕,英國工黨黨魁施凱爾(Keir Starmer)領導工黨取得壓倒性勝利,成為英國新任首相,工黨也在睽違14年後再度執政。施凱爾是人權律師出身,2015年才第一次選上議員,更曾經兩度來台訪問,許多人權團體都曾接待過他。前英國在台辦事處政治組長賴昱伸受訪透露,施凱爾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每次來台都安排滿滿的行程,專訪、NGO座談、政府單位等各種拜會都來者不拒,非常認真又親民,雖然2015年才算正式踏入政壇,但當時就已經很多人看好他將擔任黨魁。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林子立分析,保守黨執政太久、腐敗,英國從2016年脫歐後就陷入混亂,加上一直以無解的難民、健保(NHS)等議題,人民的不滿都會由執政的保守黨來承擔。而施凱爾的律師形象良好,又不像前工黨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這麼激進,都是他與工黨獲得歷史高票的原因。台灣知名的人權律師、前民進黨立委尤美女也曾兩度與施凱爾交流,尤美女受訪時透露,施凱爾是非常認真,又把時間做最有效利用的人,每次跟他見面都是一邊吃飯一邊討論到晚上九點、十點,施凱爾甚至會在會面結束後,繼續寫信深入議題,讓她印象很深刻。

日期:2024-07-05

國際總經

法國會首輪投票極右34%輾壓對手,馬克宏政治賭注「慘輸」,政局如何發展?8大QA一次看

編按:法國國會選舉首輪投票6月30日登場,投票率可望破1978年來的紀錄,出口民調指出,民調預測極右翼的「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將勝出。初步計票結果顯示,極右翼的國民聯盟是最大贏家,拿下34.2%選票位居第1;泛左翼聯盟的新人民陣線列第2,拿下29.1%選票;執政黨聯盟在一起為最大輸家,只有21.5%,為歷史性挫敗,法媒形容總統馬克宏「慘輸」。

日期:2024-07-01

國際總經

拜登太老、川普被告 第三勢力總統候選人躍躍欲試 美國「無印黨」崛起 真能終結兩黨惡鬥?

試圖打破「川普vs.拜登」美國兩黨惡鬥的總統選戰僵局,除了共和、民主兩黨黨內翻轉之外,如今因為「無印黨」聲勢崛起,出現中間路線候選人的新選項。

日期:2023-11-15

政治社會

台灣是世界最危險的爆發點之一!紐約時報:國民黨提名「溫和派」侯友宜,對2024總統大選利弊分析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5-18

國際總經

曾因台海問題惹毛北京 成為英國新首相的特拉斯,為何中國、俄羅斯都討厭她?

1983年,當時還是個小學生的特拉斯(Liz Truss,全名Mary Elizabeth Truss),在學校舉辦的模擬大選活動中,扮演英國首位女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39年後,兒時的戲劇演出成真,在政壇力爭上游的特拉斯,不僅是第2個擔任外交大臣的女性,如今更成為新任英國首相。

日期:2022-09-05

國際總經

「五十年不變」已過半 北京欽定李家超搞維穩 愛國者治港 警察頭子將出任香港特首

20220513編按:香港5/8選出警界出身的新任特首李家超,過沒幾天就開始對民主派人士展開追殺。港警在5/10、5/11以「勾結外國勢力」罪名,逮捕高齡90歲的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歌手何韻詩等人,震驚香港社會與國際輿論。美國白宮、梵蒂岡都相繼表示關切,目前包括陳日君、歌手等4人已獲准保釋。有評論認為,此舉是香港新特首當選之後,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本文於2022年4月13日首刊於1321期《今周刊》

日期:2022-04-13

國際總經

美國國內政局 為何關乎台灣安危? 普立茲獎得主歐逸文 解讀拜登抗中進化論

見證過中國快速發展的黃金年代,也近距離觀察拜登一路攀上權力高峰,歐逸文認為,拜登最可怕的對手不是野心勃勃的習近平,而是因撕裂對立、已近乎失能的美國政治。

日期: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