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電動車gogoro試乘者滿意度高達九十七%,公布售價十二.八萬後,批評聲浪排山倒海,執行長陸學森接受《今周刊》專訪直言:沒有利潤,賣一台、賠一台。堅持創新、安全與品質,不做折衷的次品,每個零件都是汽車等級。
日期:2015-07-02
興櫃市場的熱門產業或個股,往往預告了主流資金挑選未來標的「偏愛」的眼光。《今周刊》根據產業發展步伐與營運表現,從興櫃公司找出聯亞、氣立與明達醫三家,不僅在中國市場經營有成,而且各自在產業取得一定地位與獲利能力,供讀者參考。
日期:2015-06-11
中國資本市場有了狂牛加持,股價大漲,本益比拉高,競爭力強化;對照台灣的資本市場,股市交易量減,周轉率下降,本益比拉低,台廠優勢正逐漸消失。這正是台灣產業在中國供應鏈崛起,不斷被擠壓,最後碎片化的殘酷事實!
日期:2015-06-04
中國政府提出「中國製造二○二五」政策綱領,喊出要在十年內達到與工業強國德、日並駕齊驅的口號。「紅色供應鏈」在中國政府背後暗助下,已經成為足以威脅台灣電子產業的一股勢力,台灣應拿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工業政策,刻不容緩。
日期:2015-06-04
上證指數從去年七、八月二二○○點起漲,一路攻勢凌厲,差一點直攻五千點大關;但今年五月二十八日的一根長黑棒,大跌三二一點、六.五%,是否就此跌掉多頭走勢?本刊特別邀請資深投資專家劉俊杰,解讀中國股市中長期走勢。
日期:2015-06-04
在國家政策主導下,中國股市出現狂牛,深圳創業板指數一路大漲,創造許多新股王。未來台商轉投資的新創企業在中國掛牌,帶動新一輪的資本外移,恐讓台灣的頹勢加重且很難再爬起來。
日期:2015-05-28
現階段陸股火熱,不少公司獲利成長可能來自於持股獲利,後續將吸引陸股掛牌公司淡化主要營運業務,將原有營運資金持續加大投入股市,最後持股獲利與公司獲利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態勢,是當前最大的未爆彈。
日期:2015-05-07
「滬港通」是長線的利多政策,還是短期強心針?長期鑽研中國的施羅德亞洲多元資產投資團隊主管高倫博士,對未來一年的中國經濟和市場展望,相對歐美投資大師對中國的趨之若鶩,態度顯得謹慎。
日期: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