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四(12/19)召開今年度最後一次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利率政策維持不變,亦即政策利率連3凍,主因為考量本年以來國內通膨率大致維持緩步回降走勢,且明年可望續降至2%以下。在房市管制措施方面,央行決定持續檢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執行成效,意指各界關注的「第八波」打炒房措施暫不推出。央行認為,經過今年8月中對銀行控管不動產放貸的道德勸說、9月底的第7度選擇性信用管制(金龍海嘯)後,資料顯示房市交易縮減,民眾對房價上漲之預期心理趨緩,且國銀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占購置住宅貸款比率趨升。央行總裁楊金龍認為,上述兩措施已收把不動產市場上漲預期心理「cool down」(冷卻)下來的初步成效,至於部分銀行有缺失樣態,明年會透過專案金檢加強關注。
日期:2024-12-19
「台塑今年股價已經腰斬,可以買了嗎?」近期不少人都很關心這間老字號公司,想說既然是有品牌且歷史悠久的老公司,股價甚至跌到將近20年以來的低點了,應該是很好的「撿便宜」機會吧?
日期:2024-12-19
每一年的歲末,東北亞有漢字的國家都會選出一個代表字,今年日本的代表字率先在京都的清水寺出爐,是我名字的金字!
日期:2024-12-18
全球無人機產業積極「去紅化」,美國頻頻訪台尋求供應鏈合作,賴政府更喊出,二○二八年前達成無人機月產能一.五萬架,產值成長幅度逾十倍。台灣無人機產業究竟玩真的還是假的?商機有多大、挑戰又有多大?
日期:2024-12-18
(今周刊1461)在強人川普的強勢回歸之下,展望2025年的全球經濟,難以掌握的「不確定性」,幾乎成為主流預測機構與多數專家學者的共同定調。MAGA、制裁、報復、談判,供應鏈移轉、市場震盪……,當關稅的大棒再度揮下、當罕見的「高波動」再起,如何與這位狂人「和諧共舞」?這是中國、日本、歐洲的煩惱,也是台灣無可迴避的課題。
日期:2024-12-18
新加坡港作為世界航運和物流的重要樞紐,去(2023)年以處理超過3,900萬標箱(標準集裝箱TEU)的紀錄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上海港;貨物吞吐量達5.9億噸,名列世界前茅。
日期:2024-12-15
在2015年發布「中國製造2025」計畫中,中國政府推動半導體自給率在2025年要達到70%。但是面對國內技術局限及西方國家限制,中國在2023年的半導體自給率僅僅達到23%,顯然與中國的政策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若只統計以中國為總部的半導體公司,中國的半導體自給率更低。而且,中國增加的半導體生產集中在成熟製程晶片。
日期:2024-12-13
川普在其第一任期中採取了明顯的保護主義立場,試圖通過加徵關稅和雙邊貿易談判來保護美國製造業並縮小貿易逆差。在他第二任期,這些單邊主義思維出發的貿易政策可能會更加落實,特別是在加強對中國的經濟壓力和推動全球供應鏈重構方面。
日期:2024-12-13
川普指揮棒指向人民幣路透社報導指稱中國準備讓人民幣大幅貶值迎接川普的關稅貿易戰!就像當年朱鎔基的匯改,讓中國恢復更強大的競爭力!不過,時空背景不同,同樣的貶值可能產生不同的效力。
日期:2024-12-13
中共軍機軍艦擾台頻度更加大,國防部週二(12/10)上午發布最新中國解放軍台海周邊海、空域動態,自周一上午6時至今日上午6時,偵獲中國軍機47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西南部空域16架次,中國軍艦12艘及公務船9艘,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另有媒體報導,中國近日在島鏈各海域部署近百艘船艦,意圖封控海上各別航線,我國防部也證實「數量驚人」,散佈位置超過台灣往東,在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間,至少90艘海警、軍艦。解放軍近日集結台海地區,我軍高度戒備,談到中國升高情勢的可能原因,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受訪分析原因。他說,總統賴清德這次出訪取得成功,行程更是鏈結太平洋第一、第二、第三島鏈,還和美國眾院榮譽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眾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等美國跨黨派政要視訊通話,中共對於整個印太戰略地區集結的回應,就是要「揮舞一下拳頭」。
日期: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