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中國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中國的共有6652項結果
國際總經

高股息、低估值吸睛 A股基金也搞「國進民退」 中國復甦緩慢 「中特估」族群變避風港

五一連假後,上證指數一度創今年新高;但上半年消費信心待加強、景氣恢復緩慢,而受到中國政策支持與戰略發展性的「中國特色估值」企業,為A股基金的主要標的。

日期:2023-05-24

國際總經

資產管理規模逾兩兆美元 專訪策略顧問張信勵 高盛資管:世界經濟將迎來「再全球化」

今年來國際市場表現搶眼,美股狹幅震盪不再獨領風騷。展望下半年,歐、亞主要地區後續如何看待?全球經濟又有哪些隱憂與結構性變化?

日期:2023-05-24

國際總經

日股指數創高 各國通膨差異大 ——聚焦受惠產業公司

從通膨降溫初期的歷史經驗觀察,現階段指數不易有令人驚豔的大漲創高,然而部分類股卻會有相對大盤更突出的漲幅,投資人宜聚焦受惠板塊,穩中求進。

日期:2023-05-24

國際總經

五一長假,消費強還是弱?

長假期間中國出遊人流大爆發,但是各行各業的收入預期都在下降,房地產熱帶來的財富效應也已經消失。大家選擇出遊,但在花錢上就比較慎重。

日期:2023-05-24

政治社會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日本軍事專家語出驚人:台灣人想保台抗中 為何最佳線索是「老喊要反攻大陸的蔣介石」?

「唯有眾志成城,方能將習近平變為第二個蔣介石。」長期研究美中台關係的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也是前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主任研究官的松田康博認為,台灣想要保衛自己,不讓對岸武力侵略成真,理想策略有兩個,而且彼此高度相關。第一是「『不是今天』理論」,也就是設法拖延對岸真正動武的時機。第二是促進「習近平的『蔣介石化』」。簡單來說,1960年代蔣介石在位時,曾經認真計劃反攻大陸,惟受到客觀條件限制,反攻大陸的可能性隨著時間過去而愈來愈低,最終只是淪為口號。松田康博認為,台灣人想要保衛家園、嚇阻可能的中國武力進犯,就是要提高中國動武的成本及風險,維持各國對中方動手的嚇阻力量,以促使習近平重蹈當年蔣介石的覆轍,最終讓武力犯台只是口號。

日期:2023-05-24

政治社會

中日英舌戰!G7聲明關切台海,中國不滿召見日本大使:停止搞封閉「小圈子」,他3點強硬反擊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廣島峰會已結束,但峰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關切台海、東海與南海等議題,引發中國與日、英等國新一波的唇槍舌戰。中國副外長孫衛東召見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要求日方端正對華認知,把握戰略自主。垂秀夫則反駁說,如果中國不改變做法,G7提及共同關切是理所當然,將來也不會變。

日期:2023-05-23

國際總經

G7對中從「脫鉤」轉向「去風險」?學者直言美中博弈美國雖占上風,但台灣應注意「溫水煮青蛙」效應

俄烏戰爭及中國對台軍事威脅成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關注焦點,不過學者王宏仁觀察到這次G7峰會也有為了繼續與中國交往而有一定程度的妥協作法,包括將原本與中國「硬脫鉤」改以新詞彙「去風險」化取代,但仍堅定不希望中國有任何片面改變台海的舉動。學者尹麗喬則認為,儘管G7峰會許多文件都提到要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的穩定關係,並非追求脫鉤而是去風險化,但美中外交博弈仍是美國占上風,這包括美國操作的「討厭中國」輿論仍非常強,以及在中國在挖美國牆角之餘,美國其實仍持續在運作菲、韓深化對美關係,以及鼓勵韓日外交破冰。學者馬振坤則示警,儘管中共不斷加速建設以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所需的能力,但因共軍機艦擾台太頻繁,讓台灣民眾逐漸失去警覺性,如此「溫水煮青蛙」的效應已現,這是當前對台灣最危險的事。

日期:2023-05-22

科技

網安審查未過!中國封殺美光產品,要求企業停止採購…市場曝走向:最嚴重恐丟市場,這5檔影響大

七大工業國(G7)廣島峰會21日中午閉幕,期間除了對中國在南海「軍事化活動」提出警告,並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未料晚間中國政府宣布,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產品存在較嚴重網安問題,因此不予通過網路安全審查,中國境內關鍵資訊基礎設施業者應停止採購美光產品。

日期:2023-05-22

國際總經

齊聲挺烏克蘭、重申台海穩定重要性,G7峰會還談了些什麼?8大重點一次看

G7 峰會最後一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周日出席了圍繞烏克蘭問題舉行的會議。 G7 元首同意穩步履行其「堅定承諾」,在必要的範圍內提供外交、財政、人道主義和軍事援助。此前,G7 國家也發布了匯總討論成果的元首宣言。表明為維護基於「法治」的國際秩序而加強團結。

日期:2023-05-21

政治社會

習近平一旦武統將「再教育2300萬刁民」!學者:台灣失去的不只繁榮民主,還有自由尊嚴

針對台灣2024 年總統大選,我不想妄加評論。但我學是國際關係,因此就台灣的外在國際環境提供意見。

日期: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