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案: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博覽群書,不時剖析世界大勢,近日由印刻文學為其出版的新書「千卷耕讀一卷評」,展現其廣博而深入的閱讀力與思辨力,透過一篇篇深刻的讀後評論,帶領讀者橫跨科技、經濟、歷史、兩岸、文學與文化等諸多面向,思索、辨認當前看似當道的趨勢和潮流之中,真正關鍵的價值與問題所在。朱敬一在書序「膝蓋幫助閱讀,閱讀訓練膝蓋」一文表示,他在擔任台灣駐WTO大使3年期間,閒暇時只能瘋狂讀書,還將自購的書約百餘冊彙集捐出,供同仁免費借閱。每本書還附上一頁簡短提點,有點像是書評,「提點慣了,寫下書的評論也就漸成習慣了」。「要寫100本書評背後必然有10倍以上的知識基礎,否則內容必然乾澀」朱敬一強調他所寫的書評 ,經常有超越書本範圍的拓展延伸、另類思考、反例析辯、旁涉其他,書名取作「千卷耕讀一卷評」就是刻劃這背後的準備功夫。我們特別精選其中「《中國的執念》從外媒記者的角度,了解兩岸三地」一文分享給大家閱讀。
日期:2024-09-30
日本的對中好感度持續20年以上緩慢下降,似乎已經降到不能再低的地步。根據內閣府的「外交輿論調查」,1980年代只有2~3成的人表示「對中國沒有親近感」,但到了2019年,覺得對中國有親近感的人只剩下2成。換句話說,在親近或不親近中國的問題上,輿論已經反轉。
日期:2023-11-02
素有「最了解台灣的日本記者」稱號的資深媒體人、作家野島剛,不僅眼光精準、文筆犀利,還曾拿下第十七屆卓越新聞獎,成為台灣第一位獲得此獎項的外國人。不慍不火的客觀立場,也從他曾精準預測台灣2022大選結果可知。
日期:2023-10-13
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向來是「剪不斷、理還亂」的話題,被譽為「最了解台灣的日本人」的獨立記者野島剛,從台灣、香港兩地,解讀中國對台灣的執念。
日期:2023-10-06
「昨日香港、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後天日本」,中國與俄羅斯幾個極權國家領導人近年來的作為,讓國際社會更加有危機意識,當大眾日益擔心台灣與日本面臨的處境時,同盟關係也逐漸在成型。
日期:2023-09-18
野島剛9月推出最新著作《中國的執念》,透過香港、台灣經驗為前車之鑑,向日本人發出警訊,若「昨日香港、今日台灣」成真,那麼接下來的明日,可能會輪到日本。
日期:2023-09-13
這是一本寫給台港的情書很感謝今周刊出版社與野島剛先生的邀請,為這本新書《中國的執念》寫推薦序。接到這個邀約,我一口就答應,因為我知道野島多年來在中國、台灣及香港都累積豐富的留學、生活及採訪經驗,對三地的政治、文化與社會議題,涉獵很廣也很深,他一定可以言之有物,寫出超乎大家預期的內容與觀點。
日期:2023-08-29
俄羅斯與中國、烏克蘭與台灣的相似點我並不是要妄自論斷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將引發中國對台灣的武力行動。俄羅斯的苦戰,反而該視為提高中國武力統一台灣的難度。然而繼「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句話在二○一九年引發熱潮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在二○二二年廣為流傳絕非偶然,而是必然。
日期:2023-08-25
毛澤東是獨派?中國共產黨也受到孫文的影響。毛澤東在看待台灣問題時,原本的立場也不是統一或武力解放,他甚至還反過來發表期待台灣獨立的聲明,這件事在台灣也經常成為熟知歷史者的話題。二○二一年十一月,三名台灣的民進黨人士被中國政府點名為「台獨頑固分子」,其中之一是台灣現任立法院院長游錫堃,他對此如此表示。
日期:2023-08-25
「兩岸」與「中台」的差別?語言非常重要。所有概念都透過語言表現而變得可視化。沒有被表現出來的事物無法認知,因此相當於不存在。所以翻譯就變得非常重要。A地區所沒有的B地區的概念,必須翻譯成A地區的人也能懂的語言。而創造新的詞彙需要想像力,所以翻譯的工作非常具有創造性。
日期: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