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中國央行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中國央行共有130項結果
國際總經

中國資金大規模外流!富豪狂買金條、搬一箱箱現鈔東京買房...紐時解析:隱形資金出逃記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11-29

金融

無感揭露〉公布頻率比中國央行低 更藏在英文版網頁 完整外匯資產不給國人看?

(今周刊1402)央行要能無畏環境變化地長期穩定賺大錢,部分關鍵,在於有龐大的外匯存底當作投資本金,以及夠低的本國貨幣匯率來降低匯損可能。換言之,外匯存底的總量,以及被學者用以判斷央行干預匯率程度的「外匯存底變動量」,是判斷央行是否為了賺錢而扭曲貨幣政策的重要依據。

日期:2023-11-01

國際總經

中國40年繁榮已結束!3因素纏身習近平無計可施...華爾街日報:實施財政刺激政策能力有限

今周刊編按:中國40年來透過大規模投資及基礎建設推動經濟增長,使他們走出貧困,成為出口實力席捲全球的全球巨人。不過現在,卻是到處出現經濟困境跡象,包括房地產泡沫破裂,全球對中國產品需求下降等等,讓中國從貧困走向大國地位的經濟模式,似乎已經破裂,華爾街日報更點出:中國40年的繁榮已經結束。

日期:2023-08-21

國際總經

經濟數據太難看!人行3大政策利率同步「降息」,利多頻發能挽市場信心?學者:還有1招能用

中國央行三大關鍵政策利率周二(15 日)同步「降息」,貨幣政策暖意十足。經濟學家認為,目前相關宏觀調控政策要嘛仍處醞釀階段,要嘛強度不如市場預期,政策效果尚未顯現,建議政府儘快推出「穩增長」政策,以扭轉市場預期,阻斷經濟慣性下滑。

日期:2023-08-16

國際總經

政治任務高過貨幣專業 潘功勝從救民企、救房市出發 習近平內外交迫 中國央行新行長出線內幕

沒有周小川的明星光環,也缺乏易綱的國際學經歷,新任人行行長潘功勝步步跟緊習近平的政策,在避免貪腐違紀的前提下,強力支持民企與房地產。

日期:2023-08-09

國際總經

中國上半年GDP成長5.4%?財經權威從3面向拆解:經濟蕭條肉眼可見,估全年衰退10%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7日發布上半年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GDP為59.30兆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的56.26兆,成長5.4%。但善於解析經濟數據、號稱「數據大咖」,在推特相當活躍、同時在海內外擁有許多經濟學者粉絲的「老蠻」,直指中國上半年經濟蕭條已是肉眼可見,GDP正成長從何而來?

日期:2023-07-19

國際總經

高盛下調多家銀行評級,地方政府紛紛財政告急,中國債務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中國的債務問題是很嚴重的!」「中國國債的債信還是很堅挺的,有問題的只是地方政府債!」「美國的問題更嚴重,你看美國的債務比中國大多了!」「美國,那才真是債留子孫,禍及三代!」幾位投資總監七嘴八舌地點評債務問題,講到債留子孫的問題時,我實在忍不住了。

日期:2023-07-11

國際總經

「當年日本把喪事當喜事辦,現在中國還是當喜事辦!」 他說中國經濟短期有撐 但長期將比日本躺得更平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從1980年代日本經濟實力曾經不可一世,卻被美國接連以廣場協議及美日半導體協議這兩記殺招,封殺了日本邁向全球經濟超強的歷史來看,如今中國正在重演當年日本的經驗,卻依然感覺良好,也自認是世界強國。他直言,「當年日本把喪事當喜事來辦,現在中國還是當喜事。未來會有什麼後果,我們看著辦。」曾任《今周刊》首任總編輯的今周刊專欄作家乾隆來則觀察,李強經濟學可望短期支撐中國經濟,但長期來說中國還是會走向日本經濟的老路,「而且中國經濟會比日本躺得更平,更久」。

日期:2023-04-10

國際總經

看似最安全的工具,往往不會有好下場!瑞信AT1債券「歸零」不是特例,只要繼續升息,還會陸續炸

「我覺得台灣的XX銀行很沒有競爭力,難怪股價一直上不去。」「為什麼說它沒有競爭力?」「太保守了!你看它幾乎沒有創新的金融產品」「保守,沒什麼不好。金融業最後比的就是,誰犯的錯最少!」這段是我和一位前輩閒聊時的對話,那是在2007年大多頭時,是的,就是在08年金融風暴前夕。我一方面覺得市場太瘋狂,一方面覺得台灣的金融業太過保守不爭氣,心中其實是有些迷惑的。而這位金融業前輩我一向尊敬,也常常提出很多很創新的經營思維,常常鼓勵我們要挑戰自我,積極創新。

日期:2023-03-22

國際總經

經濟復甦力道低於預期!李克強任內最後政府工作報告:全年GDP成長目標定在「5%左右」

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周日(5日)揭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最後一次宣讀政府工作報告,把全年經濟成長目標定在「5%左右」,顯示在消費者信心不足、出口下滑、房市仍面臨壓力的情況下,中國政府仍擔憂經濟復甦力道。

日期:202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