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近日接受陸媒訪問時表示,美國對華政策不受美國2024年大選結果的影響;中美關係還會有很多波動,甚至可能發生「驚濤駭浪」的事情。
日期:2023-04-25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4-21
在北京宣布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之際,七大工業國集團 (G7)外長會議在本周登場,屆時美國可能會號召盟邦,反制中國經濟脅迫,各國外長可能也會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另外,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本周將公布第1季財報,在該車廠全球大降價的情況下,投資人勢必更加關注特斯拉的毛利率。
日期:2023-04-16
一支華麗、無腦的印度熱舞神曲,竟然是韓國突破與印度夥伴關係的外交利器,再配合現代汽車、三星電子的巨額投資,韓國瞬間成為印度的最好朋友。
日期:2023-04-12
美國為了成功限制中國取得關鍵半導體技術,已遊說日本、荷蘭等國好幾個月,值此之際,日本周五 (31 日) 宣布,將擴大對 23 種先進晶片製造技術的出口管制,包括東京威力科創 (Tokyo Electron) 在內約 10 家日本企業,未來將須取得許可才能出口多種半導體設備。
日期:2023-03-31
今周刊編按:俄烏戰爭即將屆滿1週年,自戰爭爆發以來,台海局勢總是時常被拿來做類比。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23表示,全球之所以這麼擔心台海危機,是因為這不是中國大陸內政,而是攸關全世界,中國大陸侵台將為全球經濟帶來災難性後果。至於是否真的認為北京會這麼做,布林肯持審慎樂觀態度。布林肯舉例,全球每天一半貨運通行台灣海峽,手機、洗碗機或汽車等全球日常用品所需的半導體,絕大部分也產自台灣。「若台灣因為中國侵略爆發危機,某種形式上會為全球經濟及各國帶來災難性後果,這是北京越來越常聽到的訊息。」
日期:2023-02-24
根據《財訊》報導,隨著電動車、儲能趨勢崛起,鋰礦已被視為戰略物資,成為各國兵家必爭之地。中國企業在南美洲併購行動積極,歐美廠商也加緊投入,打造自主的供應鏈。
日期:2023-02-14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11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拜登在美國當地時間周二(2/7)發表任內第2次國情咨文,在這1小時又10分鐘時間裡,除了呼籲兩黨團結合作,還提到新冠疫情、美中關係、基建項目原料、通貨膨脹、教育以及邊境安全等議題,此外,拜登也宣布,未來所有用於基礎建設的原料都必須是美國製造,把經濟紅利留在美國本土。對於中國氣球,拜登也說,中國若威脅美國主權,將採取行動保護國家。
日期:2023-02-08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