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聽到中國十三億人口,市場大、商機好,但是,真正吃到的,又有多少?過去十年,中國經濟急速成長,一路上也留下坑坑疤疤,如今,中國內需正往填補經濟缺口的方向轉型,從醫療、教育到環保,誰搶先滿足缺口,誰就能賺到錢,《今周刊》前進中國服務業第一大城上海,見證新興服務業如何成為未來十年中國成長的熱點。
日期:2014-09-25
我們總是聽到中國十三億人口,市場大、商機好,但是,真正吃到的,又有多少?過去十年,中國經濟急速成長,一路上也留下坑坑疤疤,如今,中國內需正往填補經濟缺口的方向轉型,從醫療、教育到環保,誰搶先滿足缺口,誰就能賺到錢,《今周刊》前進中國服務業第一大城上海,見證新興服務業如何成為未來十年中國成長的熱點。
日期:2014-09-25
自從產業結構調整後出走,台商逐水草而居,三十年過去了,我國對外投資主要地區仍在東南亞等技術密集的國家。這到底是為什麼?台灣能夠在越南反華的燒殺擄掠中,趁勢轉骨嗎?
日期:2014-05-22
《今周刊》領先全台媒體,在越南暴動當天就抵達現場、深入越南四大省市, 發現不為人知的經營新模式,世界工廠變移動式鐵血工廠, 台商、陸幹、陸勞、鐵血管理一起移往越南, 為了多賺一塊錢,追逐廉價的勞力、土地與低稅優惠, 五年來不斷累積越南工人反中、反商情緒, 終於被中越西沙群島主權爭議引爆史上最大暴動,讓台商的投資天堂一夕變成煉獄。
日期:2014-05-21
為什麼一個原本充滿投機味、頻傳倒閉、虧損連年的產業,如今,具有遠見如特斯拉電動車(Tesla)董事長馬斯克,與投資算盤撥得極精明的「股神」華倫.巴菲特,均捧著大把大把銀子,奮不顧身地押寶投資?這個產業就是太陽能產業,許多投資人挖苦它是「慘業」,然而,有部分投資銀行預言「第二次淘金潮」今年將正式來臨。太陽能產業由衰轉盛的契機,或許就出現在你、我的屋頂上頭。
日期:2014-01-22
QE實施5年來,美股成為最大贏家,美股雖在資金推升下已不便宜,但也沒有明顯泡沫化現象;放眼未來,仍有如金融、科技、能源類股,值得我們留意。
日期:2013-11-28
QE退場的消息傳出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但美國兩黨鬥爭,舉債上限及財政預算喬不攏,經濟學家甚至高喊應該繼續加碼QE,退場可能性似乎仍待觀察。
日期: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