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下,不只是資工系學生開發軟體,「程式語言」已然成為全球學生必修的通識課!台灣教育部近期宣布五年內,要有半數大學生學會寫程式,目的就在既有科系的專業外,加上程式語言背後的邏輯能力,更深入分析各行業數據,解決生活問題。
日期:2017-11-09
《今周刊》調查發現,沒閒錢、怕賠錢,是讓年輕人對投資卻步的兩大主因。然而,市場上也有許多生力軍,找到正確的修煉路徑,贏在投資起跑點。他們證明,即使是沒有太多資金、太大勇氣的小蝦米,也可以生龍活虎的戰勝股海波濤!
日期:2017-10-09
她,不畏風雨,拉攏男女老少參與審議民主培訓課程。呂家華全程以陪伴的角度,希望能消弭官民間的隔閡,並替公部門縫補「審議」這件不合身的外衣。
日期:2017-08-17
35歲,往往是一個財富級距拉大的分水嶺,透過正確的「刻意練習」,許多成功者或有錢人都會在35歲前後,加快財富累積的腳步,他們有的是職場達人、有的是投資贏家,然而,不論是老將還是新秀,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練就賺錢天賦、邁向致富殿堂的各種可能。
日期:2017-07-27
數位科技再進步,理專服務再貼心,財富管理最終目的,還是要讓客戶的財富穩健增值,不過這要如何達成呢?《今周刊》「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邁入第11屆,是業界眾所公認最權威的專業評比。過去11年,國內財富管理銀行走過雷曼兄弟倒閉、歐債危機,除了證券業投入財管業務,更有數家財富管理銀行開發理財機器人系統,提供客戶更多元的選擇,也為新時代的增值秘密揭開序章。
日期:2017-07-26
來到50歲,人生大約已經過了3分之2,在財富追逐的競賽中,你的體力與心力漸漸出現疲態。就算50歲的你已經擔任公司高階主管,但像2008年的金融海嘯,或公司經營不善,要再找到一份薪水與原本相當的工作,極不容易。
日期:2017-07-20
即使退休年金給付被大砍,但德國人仍然對退休生活保持樂觀想像;反觀台灣,據《今周刊》與世新大學合作的「國人退休理財規畫大調查」結果,由於對退休生活的期待消極,也讓理財行為出現了致命的「保守病」。
日期:2017-06-20
「增加年輕人的社會參與,是對未來的重要投資。」因為這句話,選民高齡化的日本2015年終於下修投票年齡,但在台灣的青年們呢?他們不能獨自開戶、不能獨自辦門號,甚至連「勇敢表達自己想法、聲音」的權利也沒有。
日期:2017-03-23
「我曾經是個月光族,每次看到少得可憐的存款都很想哭,還窮到每天只吃一餐,因為錢真的不夠用……。」
日期: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