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世代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世代共有4458項結果
金融

新光銀、王道銀、聯邦銀…銀行數位帳戶大比拚,美元高利活存喊到10.88%,強力吸新戶

國銀數位帳戶大比拚,競相推出高利存款活動,新光數位帳戶OU推出10.88%超高美元存款,聯邦銀 NewNew Bank也給出新台幣活儲最高8%高利,協助投資人搭上升息循環高利列車;王道銀、永豐銀、台新銀、台銀等多銀行數位帳戶都提供資金高利停泊站,招手更多新客戶。

日期:2023-08-10

理財

全球太陽能投資額逾11兆 可望首次超越化石能源 迎接低碳經濟時代 「綠能財」基金這樣挑

隨著各國設立減碳目標、企業斥資引入節能減碳技術,潔淨能源相關投資額逐年增加。能源效率、永續運輸、低碳ESG等,未來將是資產增長題材。

日期:2023-08-09

政治社會

採單向賦稅制度 對內公平、對外限制 減碳策略或貿易障礙 歐盟碳關稅反思

今年十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試行,經濟部為國內業者向歐盟反映疑慮;在這項藉由「減碳」包裝出來的「貿易障礙」中,台灣該如何找出對話空間,達成攜手合作的雙贏?

日期:2023-08-09

金融

被批特別預算皆舉債、作假帳,財政部秀數字佐證:以錯誤或偏頗看法誤導,國家財政不會進步

近日外界批「政府多項特別預算皆舉債、特別預算常態化及作假帳,破壞財政紀律」等,財政部表示顯與事實不符。「關心國家財政是好事,但基於事實就事論事,才是理性良好的討論方向」,針對錯誤評論,財政部特別製作字卡、提出數據來澄清。

日期:2023-08-08

國際總經

148年老店東芝2兆日圓出售案啟動,「這時間」將下市…為何激進派股東最後願意妥協價格?

今周刊編按:日本工業巨擘東芝(Toshiba)周一(8/7)宣布,由日本產業夥伴株式會社(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簡稱JIP)為首的財團將於8日啟動對東芝的收購提議,東芝今年底將下市並私有化。東芝3月曾宣布,該公司已同意JIP為首的財團,出價2兆日圓(約15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待收購案完成後,東芝股票便會下市。JIP預計在這段收購期間內取得東芝至少3分之2的股權,一旦買進超過90%東芝股票,就可以宣布將東芝下市。(原文刊載於2023/3/24,更新時間為2023/8/8)

日期:2023-08-08

理財

曾在蘋果工作,他50歲才矽谷創業...「台灣囝仔」如何成為區塊鏈專家?2年募資百億,創投大咖也注資

鄭聿成帶領的Mysten Labs,創立不到兩年,成功吸引曾是臉書、IG、推特早期投資者的矽谷創投大咖a16z青睞。這位50歲才創業的台灣囝仔,憑什麼顛覆既有公鏈市場?

日期:2023-08-07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透過互動科技與歷史對話 《我家的兩岸故事》巡展台中

《我家的兩岸故事》巡展2019年自高雄啟航,第六站抵達台中,以豐富的人物影音及典藏文物為主題,連結在地記憶,藉由數位科技藝術,虛實整合再現遷台歷史,自7月5日至9月20日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雅堂館AB棟盛大展出。

日期:2023-08-07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0805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8-06

傳產

不敵世代革命!歷經50年「雄獅圖書」走入歷史 創辦人李賢文:台灣美術道路「只有開始,沒有結束」

老字號美術類出版社「雄獅圖書」成立50年,即將熄燈走入歷史,創辦人李賢文在臉書「雄獅美術」粉絲頁上寫道,「雄獅圖書歷經五十年寒暑,即將走入歷史」,但他也強調,「台灣美術的道路,只有開始,沒有結束。」

日期:2023-08-05

傳產

「我們不再僅是一家台灣公司」輝能赴法設廠獲510億補貼…這家固態電池廠,憑什麼獲德國百年車廠青睞?

今周刊編按:電動車議題大熱,因此比液態電池更穩定、同時具備續航力與安全性的固態電池,也成為市場關注重點,儘管業界粗估固態電池可能要2025年才有機會進入量產,但各大車廠也透過投資、甚至自行研發卡位固態電池生態鏈。固態電池製造商輝能在法國投資超級電池工廠有重大進展,週四(8/3)晚間宣布,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通過法國政府對輝能高達15億歐元(約新台幣510億元)補助案,將在2029年前階段性獲得補助,該工廠預計直接聘雇人數為3000人。輝能5月才宣布,投資57億美元(約新台幣1754億元)在法國北部興建1座超級工廠,這也是該公司在海外第1家、也是最大的工廠。執行長楊思枏當時受訪時表示,由於台灣成為美中關係緊張的焦點,希望在海外建立基地,以確保能長期維持營運,「我們不再是一家台灣公司。」不過,經濟部長王美花得知這訊息後表示,她有跟楊思枬通話,了解後知道這個誤會大了。楊思枬對她解釋,是因為要到歐洲去佈局,才會說「不僅僅」是台灣公司,並非說不是台灣公司。(原文刊載於2022/1/27,更新時間為2023/8/4)

日期: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