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不願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願共有6176項結果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546期︱長榮9月營收以及低淨值比評析

長榮(2603)9月營收跌破500億,至446.37億元,月減17%,導致失望性賣壓湧現,股價持續下跌。

日期:2024-10-09

政治社會

什麼都能騙! 高獲利、穩賺不賠 小心「這幾種」詐騙手法

當今的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從愛情騙局、投資陷阱到網購詐騙,讓人防不勝防。隨著科技進步,詐騙集團不僅善用社交媒體、AI技術,甚至利用情感和信任,帶你了解幾種常見的詐騙手法,並分享如何防堵,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日期:2024-10-09

科技

比風力、光電有看頭的新綠能 亞洲示範電場在台灣 以國女先鋒助攻 近岸波浪發電來了

政治學出身,挑戰高風險、高成本、保險公司都不敢承保的波浪能技術,她的公司成功IPO,在以色列、美國、葡萄牙正式運轉,更要在台打造亞洲示範發電場。

日期:2024-10-09

國際總經

16年來最華麗救市拳vs.史上最大外資出走潮 深度解析 習近平的中國救命術

(今周刊1451)在中國十一長假的前一周,疫情後一度黯淡無光的中國股市,在外資法人的一片驚嘆聲中,迎來了暌違多年的爆發性成長。究竟,資本市場對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情緒為何如此火熱?一劑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強的救市猛藥,又是否得以讓中國經濟擺脫多年的困局,走向復甦的「黎明」?

日期:2024-10-09

職場

存多少錢能安心退休?理想是要2623萬...逾3成民眾還是二度就業「不到1成順利退休」

你認為存多少錢能退休?yes123求職網調查,多數熟齡勞工認為,得存到2,623萬元的退休金,才能打造生活無虞的退休生活。只是,目前平均達成率不到25%,多數勞工都難以達到心目中的理想退休薪資。實際上,不僅只有3.4%熟齡勞工順利達成退休計畫,更有超過3成的熟齡勞工退休後,因為經濟因素開始尋求二度就業的機會。

日期:2024-10-08

職場

放棄年終跳槽,沒想到迎接我的是職場霸凌!該撐住還是再離職?追求夢幻工作的4個領悟:比起公司品牌,更重要的是...

十月了,這時候你會跳槽嗎?快要領年終了耶,何苦跟錢過不去?當年三十出頭的我,丟了辭呈,因為我想要抓住機會,抓住機會比領年終更重要,只要能抓住機會,將來我可以賺更多錢,我要這個機會,以及未來的所有機會。

日期:2024-10-07

話題人物

台灣歌姬 江蕙

今周刊編按:台語歌后江蕙睽違9年,今(10/5)將登國慶晚會舞台開唱,她日前表示,知道自己回歸舞台會引起不小關注,但經歷過下一秒不知是生、是死的生死關頭,以及新冠疫情帶給全球的震撼與遺憾,她看待事情就更加通透!人生苦短,應該好好把握當下做自己,這次她要重拾麥克風站上舞台,為歌迷而唱、也為自己而唱!以下為今周刊2015年的江蕙封麥前的採訪內容。

日期:2024-10-05

政治社會

柯文哲羈押滿月,鋼鐵小草們土城看守所送暖!律師:拒絕出庭面臨3大法律後果「恐被從重量刑」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身陷京華城容積率案,10月1日他拒絕提訊出庭引發討論,熟悉政治案件的律師黃帝穎受訪分析柯文哲拒絕出庭將面臨「三大法律後果」。其中就包括法院可能因為柯文哲犯後態度不佳,而做出「從重量刑」的判決根據。民眾黨宣布,10月於各縣市舉辦6場戶外演講,地點遍布北部到南部甚至金門,就是追求台灣的司法正義,不容多年捍衛的民主價值被踐踏,聲援正被羈押禁見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鋼鐵小草們則是在社群發起於10月5日到土城看守所舉牌聲援柯文哲。

日期:2024-10-04

政治社會

中國攻打台灣,七成學生認為應投降? 桑普示警:抖音、小紅書...心理戰滲透不容小覷!

中國是否真的對台灣動武,一直是各方關注焦點。但時事評論家、法學博士桑普觀察,真正要留意的,反而是早已開啟的「文攻武嚇」及無孔不入的思想滲透。中國近期興起「躺平」與「內捲」之間的「45度人生」,又給台灣帶來何種啟示?

日期:2024-10-04

生活消費

台灣景氣很兩極「一個是AI一個很BI」…產業電價10/16起漲,對通膨影響多大?又會轉嫁消費者?

經濟部拍板10/16起,民生電價凍漲、產業電價則依產值與用電量成長或衰退,區分行業別凍漲、調漲7%或14%,平均漲幅12.5%。此外,經濟部評估此次調整,對2024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影響為0.03個百分點。而台電也透過政府編列2024年追加預算1000億元,以及編列2025年公務預算1000億元,向立法院爭取共2000億元撥補,以用於補貼過去年度民生用電未調足之差額。台經院張建一認為,目前台灣景氣有兩極化的現象,分別是比較好的「AI」人工智慧產業,與比較差的「BI」(「悲哀」台語諧音)的傳統產業,因此他歸納此次調整有三大面向。首先是照顧民生需求及弱勢產業;第二,讓用電較多且有賺錢的業者多負擔一些;第三,鼓勵企業節能。至於是否會對物價會產生多大影響?張建一認為,目前仍需更細部資料來進一步評估,但產業用電調漲,業者要不要漲價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仍需看產業類型與需求而定,若屬於不一定要換新的「耐久財」產品,若漲價消費者不一定會買單。能源學者梁啟源則認為,近幾次雖然民生用電凍漲,但和2021年相較,工業電價累計漲幅已達66%,等於是近來所有電價漲幅都由產業負擔,這仍會間接導致物價上漲,當然也會影響產業競爭力。

日期:202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