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不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須共有944項結果
國際總經

大缺工時代

50年前,常看全球人口成長趨緩、缺糧、失業、環境惡化的書籍,彷彿是不可逆的宿命。時至今日,環境惡化的趨勢未改,但肥胖問題比飢餓更嚴重,勞工短缺更甚於失業問題。

日期:2022-06-08

產業動態

東生華跨出台灣!與跨國大廠簽約 積極拓展東南亞藥物市場

東生華瞄準東南亞市場的策略往前跨一大步!東洋集團旗下東生華於二十六日宣布,與南亞跨國學名藥廠簽約,取得血管相關疾病用藥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三國的銷售代理權,有助未來拓展海外血管相關疾病用藥市場。

日期:2022-05-26

品味收藏

直接穿越 窗簾無需收合 適合經常進出庭院落地窗的窗簾

直立絲柔百葉(Lumishade),完全符合生活的實用高質感設計,讓使用者隨心所欲打造自己想要的光影亮度,自在決定每天想看到的風景維度,為日常營造出優雅、舒適且隱私保障的居住體驗。

日期:2022-05-17

全台防疫報導

0+7上路防疫保單免賠?錯!指揮中心曝「這欄位沒勾仍採3+4」,陳時中駁替保險業者解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最新規定,自5月17日起,確診個案同住家人密切接觸者,只要完成3劑疫苗接種,就可免除居家隔離,改為進行7天自主防疫,也就是「0+7方案」。對此,有民眾就擔心,若免除居家隔離的規定,是否就不符合防疫保單的理賠要素,質疑指揮中心是否在幫保險業者解套,對此,指揮中心也一一說明。

日期:2022-05-17

保險

6月底前取得確診證明,理賠才不吃虧?金管會說話了!防疫保單10個QA一次看

日前防疫保單的理賠問題,已釀成一場「防疫保單之亂」,甚至造成民眾為了索取診斷證明進而申請理賠,在醫院大排長龍,也增加不少醫療量能的負擔。日前產險公會表示,建議各家產險業者,受理防疫險理賠申請可不限於書面診斷證明,意即民眾可持「數位健康證明」做為防疫險理賠文件,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截至今(11)日為止,已有多家產險業者同意數位健康證明作為診斷證明的替代文件,包括國泰產、旺旺友聯、新光產、南山產、富邦產、中信產、泰安產等7家業者,其他業者則表示尚在研議中。

日期:2022-05-12

政治社會

中研院士郭沛恩:善用健保資料庫 預立治療計畫 對抗疫情高峰 台灣有獨門武器

專家預估,到五月下旬,國內新冠確診數高峰恐突破十萬,中研院士郭沛恩接受《今周刊》訪談,具體建議防疫政策調整方針,盼助指揮中心控制疫情。

日期:2022-05-11

全台防疫報導

今增4.6萬例死11人!密切接觸者僅匡「同住親友」、國小同班有確診停課3天,確診解隔10天變7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六(5/7)公布國內新增46,5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6,377例本土個案及159例境外移入(5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1例死亡。台北市新增9245例,市長柯文哲表示,相信第一線醫護瀕臨崩潰,但比賽還沒開始。目前北市專責病床有1800床,預計在5/12就會滿床,所以要從20%拉高到30%,只是往上加有個代價,會擠壓到其他疾病的照護,所以未來這段時間,如果不是急診的人恐怕都不能住院,但也不能叫癌症病患等一個月再來開刀,非常兩難。

日期:2022-05-07

全台防疫報導

不強制戴口罩、測陽即治療…中研院院士防疫9大策略:omicron已是不一樣的疾病

台灣疫情逐漸升溫,衛福部日前推估高峰會在5月11日,單日本土確診數恐破10萬。對此,中研院院士、生醫所所長郭沛恩,同時擔任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主持人,在5月4日,以英文向前副總統陳建仁及指揮官陳時中提出策略及大方向思維,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翻譯,內容摘要如下:

日期:2022-05-06

政治社會

健保資料供學術研究是否違憲 憲法法庭激辯 修法嚴懲個資外洩 促進公益也捍衛隱私

我國健保資料庫扮演關鍵防疫角色,過去貢獻六千多篇國際醫療研究,被視為救命資料庫,人權團體則認為,政府蒐集資料、不讓民眾退出,損害資訊自主權,有違憲之虞。

日期:2022-04-27

全台防疫報導

咳嗽、流鼻水、喉嚨痛...我是不是確診了?Omicron與感冒「咳法」不同 一句口訣秒懂「關鍵差異」

近期本土確診個案屢創新高,COVID-19的疫情進入以Omicron為主的流行樣態。不過大家都知道,Omicron以輕症為主,目前的輕症率仍維持99%的高點,僅少數人出現肺炎症狀;但可能讓很多人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如果我有症狀,我應該以為是Omicron還是當一般感冒呢?醫師表示,Omicron常見症狀有喉嚨痛、咳嗽與流鼻水;但「咳嗽」與一般的小感冒略有差異。

日期: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