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不通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通風共有33項結果
房地產

想存錢卻總是存不到錢?居家風水10大禁忌!穿堂煞、梁壓頭、開門見灶...簡單化解漏財壞格局

你知道什麼是中宮煞、攔腰煞、天斬煞嗎?這些風水問題可能正影響你的生活。不用花大錢,簡單佈置與調整,就能改善居住氣場,提升空間舒適度。

日期:2024-10-24

生活消費

高溫飆38度體感42度「卻才開始真正熱」…10縣市沒盡頭!小心熱衰竭、中暑,熱傷害處理一次看

一出門就爆汗!天氣熱到受不了,中央氣象署周一(6/24)表示,各地高溫炎熱,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彰化縣等10縣市,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至於會熱到什麼時候?有專家說,今年太平洋高壓實在太過強勢,各時段氣溫均略高於氣候平均值在攝氏0.8至1.4度之間,各地每日的高溫炎熱,似乎還沒看到盡頭。天氣大致晴朗炎熱、最高氣溫常達36至38度左右,要注意防曬、防中暑

日期:2024-06-25

生活消費

每天都會碰!「10大生活用品」成細菌溫床,長期忽略增加免疫風險...洗衣機使用完比馬桶還髒

你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極有可能是細菌滋生的溫床嗎?有些用品髒到不行,每天日常卻會使用。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民眾天天拿在手上使用「10大物品」,表面上所覆蓋的細菌量,其實比馬桶多出幾百倍,長期不注意還有可能引發感染與免疫系統的風險。

日期:2024-06-22

健康

腳趾間脫屑 不癢沒差?當心黴菌爬滿腳 溼熱夏天怎防治惱人香港腳?

香港腳是怎麼來的?不癢就不是香港腳嗎?溼熱的夏天又特別容易感染或復發,這又是為什麼?想擁有健康的雙足該怎麼做?

日期:2024-05-22

健康

感冒一直咳,血液中幾乎滿滿黴漿菌感染!耳鼻喉科醫師臨床38年經驗教你:5個指標自我檢測是否感染黴漿菌

事實上,「咳嗽」多半是感冒加上原本無症狀細菌感染有關,而感冒只是一個啟動咳嗽的開關。尤其,健康良好的少數感冒病人,常常2~3天之後就大幅好轉,是不會有咳嗽症狀的。特殊的是,大部分咳嗽原因是支氣管被「黴漿菌」感染到引發的,而黴漿菌是一個從恐龍時代至今成功繁衍不息的古老細菌,是羅仕寬醫師數十年來從高倍顯像顯微鏡發現的鐵證。感冒病毒引發自身免疫反應,讓黴漿菌有機會趁機大量繁殖。如果沒有正確的診斷加上正確的治療與正確的保養,輕症就是變成慢性咳嗽,重症患者再併發更多細菌感染,例如: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等,開始嚴重咳喘有黃綠膿痰,容易病情惡化成肺炎、肺浸潤、肺纖維化、阻塞性肺炎……。事實的真相是,無論大小感冒造成咳嗽最常見的主力細菌軍就是「黴漿菌」,重症會嚴重到造成肺炎、肺浸潤,甚至危及生命!為此,羅醫師特別分享他38年整合醫學的臨床心得:

日期:2023-11-28

健康

襪子正面洗?反面洗?專家「這樣洗」保持彈性又不臭…該每天換嗎?醫生:這情況1天可換2至3雙

襪子是生活最常見的用品之一,可以避免足部與鞋子摩擦,也能吸走腳掌排出的汗水,通常襪子會因材質讓價格不同,售價比較高,大多會強調吸汗、排溼、不容易腳臭,但襪子屬於消耗品,買太貴常讓人捨不得,洗壞更讓人心痛,日本NHK節目「ガッテン!」提供保護襪子好妙招,就是把襪子反過來洗。

日期:2023-11-17

政治社會

馬英九表態「贊成全民調,有跟侯友宜說了」…柯文哲:只要侯答應、立即恢復政黨協商

今周刊編按:眼看總統大選登記時間就快到了,「藍白合」至今沒下文,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周五(11/10)接受專訪時表示,前總統馬英九支持全民調,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也表態力挺。朱立倫與黨務高層上午才收到馬英九提出的方案,經過黨中央討論後,定調回到「德國模式」,除了侯、柯兩個組合對比民調外,也要比國民黨跟民眾黨的政黨支持度。對此,柯文哲競選辦公室發聲明表示,感謝馬英九、韓國瑜支持「全民調」,並承諾,只要國民黨與侯友宜總統候選人願以「全民調」方式進行整合,兩黨可立即恢復「政黨協商」,讓 在野領袖以全民意志為意志,以現代科學為方法,由全民見證整合 過程,不負民意所託。

日期:2023-11-10

健康

60多歲婦人肺結節「1顆變10顆」如滿天星!醫一看搖頭:「這習慣」惹的禍…兇手竟藏家中

一名年約60多歲的婦人過去健檢時曾發現一顆肺結節,如今追蹤結果竟發現,肺結節已多達十顆,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表示,一片肺如「滿天星」般,為什麼會如此?蘇一峰直指是生活習慣惹的禍!

日期:2023-10-18

全台防疫報導

2/20室內免戴口罩,人多的地方能不戴?QA一次看懂!何時全面解封,專家建議:先做好2件事

繼去年底戶外口罩解禁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宣布,考量四大面向決定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除了「醫療照護機構」與「公共運輸場域」仍強制戴口罩外,多數室內場所自2/20起解禁,可由民眾「自主決定」佩戴。校園部分,則要等到3/6才會放寬規定。針對口罩令鬆綁,不少專家提出意見。新光醫院副院長、公衛專家洪子仁表示,長者確診後重症風險仍相當高,因此口罩令的放寬,絕對不是代表民眾一定要放棄口罩防疫,「只要自己覺得不安心,不放心還是應該戴上」。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認為,以目前台灣疫情與各項條件來看,室內口罩鬆綁是合理的作法;但他仍提醒民眾,至今疫情還未過去,所以建議口罩能戴還是盡量戴,疫苗也盡量接種,因為除了新冠肺炎持續流行外,流感、腸病毒等仍虎視眈眈。《今周刊》整理了關於室內口罩鬆綁QA,讓您一次了解:

日期:2023-02-10

健康

他去日本40天+餐餐外食,「驗7次都陰性」全身而退…林氏璧防疫5方法曝光

日本近來疫情持續升溫,連首相岸田文雄也確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上月去日本40天,幾乎天天在餐廳外食,回台超過7天快篩結果都是陰性,他也分享5點防疫措施。

日期: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