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不良反應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良反應共有200項結果
焦點新聞

ACIP通過6至11歲兒童適用莫德納、青少年可打3劑 3大族群優先施打第4劑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於今日下午召開,會中就6-11歲兒童COVID-19疫苗接種、青少年族群(12-17歲)追加劑接種、第2次追加劑接種等議題進行討論,經評估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及國內外疫情風險,參酌各國疫苗接種政策,建議如下:

日期:2022-04-20

職場

員工要求居家工作,老闆可以說不嗎?疫情期間勞工有哪些權益一次看

最近台灣疫情迎來新一波高峰,各企業員工確診或需要居家隔離案例時有所聞,企業為了因應指揮中心規定及維持營運持續,必須採取如居家工作、要求員工接種疫苗、進行快篩等措施,但這些措施很多涉及勞資雙方權利義務事項,必須要確認是否符合勞動法令規定,以免為了防疫而違法就不好了。

日期:2022-04-20

健康

兒童只能打莫德納...像當「白老鼠」?醫:這題真的很難決定!若接種BNT也有「這缺點」

台灣本土案例連續好幾日都破千!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17宣布,6至11歲兒童開放可以施打「半劑量」莫德納,第二劑於第一劑施打後28天後可追加。許多家長卻擔憂,認為BNT目前的國際數據相較於莫德納較多,對於半劑莫德納還是有疑慮。台大感染科前醫師林氏璧就指出,「BNT打兒童的問題是劑量太低了,當然就不良反應少!」表示防護效果恐沒莫德納來得好;他也坦言,「兒童大量施打疫苗,是否真的是利大於弊?這個問題,以目前的資料看來,沒有非常明確的答案。」

日期:2022-04-19

健康

要讓小孩打疫苗嗎…兒童疫苗選莫德納、不是BNT「副作用有哪些」?九個QA一次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宣布開放6~11歲兒童,可以施打半劑莫德納疫苗,總共2劑、施打間隔28天,不過家長們仍擔心幼童施打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副作用?質疑指揮中心為什麼不選BNT?《今周刊》整理以下QA解惑說明。

日期:2022-04-19

政治社會

防重症!6~11歲兒童可以打莫德納了 指揮中心公布「接種指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30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10例本土個案及93例境外移入、無新增死亡。由於本土疫情延燒迅速,陸續出現中、重症患者,16日一名2歲兒童染疫,病況在一天之內急轉直下成重症,目前仍在緊急救治,衛福部今日宣佈開放6~11歲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

日期:2022-04-17

科技

林口長庚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出爐 不論何種廠牌皆能有效對抗Omicron

國內COVID-19疫苗第三劑追加劑接種率已突破4成,朝5成邁進。究竟追加劑的效果如何呢?林口長庚醫院今(17)日發表國內第一份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總計招募340位受試者,發現不論是使用哪一種廠牌的疫苗當追加劑,皆可有效提升受試者體內抗體生成效果,也更能有效對抗Omicron變種病毒。而施打後的副作用,則以莫德納比例最高,高端比例最低。

日期:2022-03-17

健康

看懂台灣技術亮點 新武器 成功讓細菌無處可逃!

在人類與細菌的抗爭中,抗生素是人類的重要武器,但隨著超級細菌出現抗藥性,人類在這場戰役中節節敗退,超級細菌甚至被認為「不亞於恐怖主義」,不過好消息是:台灣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研發出一款「新武器」!

日期:2022-03-17

健康

每周三都能預約!第三劑疫苗要打什麼?mRNA廠牌挑誰好、高端能是選擇嗎?懶人包看過來

為加速提升民眾免疫保護力,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未來持續於每周三上午10時至每周五中午12時,提供民眾預約下周接種(周一至周日),第24期已經開放預約,2/28起施打。而第三劑疫苗該怎麼選?

日期:2022-02-24

政治社會

高端疫苗獲巴拉圭緊急授權「股價一開盤奔漲停」,逾3500張買單等著搶

編按:高端COVID-19新冠疫苗(MVC-COV1901)在巴拉圭三期疫苗臨床解盲達標,獲准緊急使用授權(EUA),激勵週二股價開盤跳空漲停來到265元,早盤買單高掛逾4500張、近午盤仍有3500張等著買進。

日期:2022-02-15

健康

「被車撞三次還是爆吃三次?抗體差不多...」 醫:第三劑選高端,抗體上升5.7倍!

疫情升溫,Omicron變異株擁有高傳染力的特性,讓第三劑間隔不得不縮短至12周即可接種。不過到底第三劑要選擇什麼廠牌的疫苗,一直是討論的議題。中港澄清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分享,自己三劑施打的種類為AZ、AZ,第三劑則選擇高端,強調「AA高」的組合「可以將兩劑AZ中和抗體值拉高5.7倍」。

日期: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