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不理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理共有1872項結果
政治社會

人流分析疑洩個資 民眾憂遭「數位監控」 電信業賣用戶數據 個資真能去識別化?

五月底,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一席透過電信信令分析青鳥運動群眾組成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學者指出,台灣落後國際的《個資法》,及電信業者使用個資方式不透明,正危及民眾資料自主權。

日期:2024-06-26

理財

股票也能借錢...這些貸款方法省很大! 一次搞懂新青安房貸、公教貼心相貸、勞工紓困貸款…

多數民眾對於「負債」都有不好印象,但許多富人其實都是透過理債、適當運用借貸活化資產,創造更多收益。在台灣其實能夠貸款的管道很多,但病急亂投醫胡亂融資,沒有評估自身承受風險的能力,小心得不償失!

日期:2024-06-24

台股

台塑、台化、南亞、台塑化...四寶跌破10年線,真正的地板價?達人5原因分析:錢要放在更有效率的地方

台塑集團旗下四大主要上市企業,台塑化、南亞、台塑、台化,近幾年股價一路跌不停。台股與美股在科技股的帶動下,不斷創新高,台股總市值突破70兆台幣,但台塑四寶卻逆勢重挫,股價居然都已跌破10年線。

日期:2024-06-20

科技

智顯未來新視界

資通訊結合顯示科技,實現虛實整合的智慧生活,創造精采豐富的視覺互動,為臺灣顯示產業打造嶄新風貌。

日期:2024-06-20

教育

成大歷史系分發沒人來、頂大中文系師批「台積電很過分」...念理工才擁高薪:文組在台北很難活下去

今年大學申請入學分發已放榜,受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旋風訪台,在全國帶動AI熱潮影響,人工智慧、資通訊與半導體科系及理工科系見長的大學招生火熱,人文領域卻岌岌可危。當中除了名校成功大學歷史系分發人數掛零,幾所公立大學與老牌私校中文系的分發人數也只有個位數,學者專家直言,這就是過度強調AI的結果。家長更直言,沒人願意讓孩子念文組。

日期:2024-06-16

台股

「賣了兒子卻買回老爸」,股票賣太早,22000點還能進場?林成蔭:這3個族群可關注

「天啊,台積電跟飛的一樣,你天天看股票,應該賺翻了!」「唉,我覺得加權指數20,000以上超漲,手上的股票賣早了!」「哇………,這真是比悲傷更悲傷……………。」

日期:2024-06-14

情感關係

黃仁勳有多厲害?他讚「超越賈伯斯」…從老黃「社會級現象」看人性黑暗,為何總喜歡酸做對的人?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趴趴走,除了替Computex專題演講,還吃遍台灣大街小巷各種美食,所到之處掀起「老黃旋風」。黃仁勳的親民作風,從他願意「坐樓梯50分鐘」為粉絲簽名,再到演講特別點出通化夜市水果攤很好吃、每年生意做得越來越好,直呼:「我很樂意看到她成功」等等,讓不少人疑惑,為何身價3.3兆的他願意如此「接地氣」?為何這麼喜歡看人成功?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甚至二度在公開場合誇讚黃仁勳是非常有魅力的企業領導人,「我想堪比賈伯斯,甚至超越賈伯斯。」黃仁勳的成功之道,難道是偶然?還是他有什麼獨特的人生哲理?

日期:2024-06-05

政治社會

經典報導回顧/各大財團都他們事業伙伴...1989年的國民黨是超級大富翁!黨營事業財富總曝光

《財訊》1974年創刊,一路陪伴讀者,共同見證了台灣這50年的政治與經濟的起伏跌宕。《財訊》長期追蹤國民黨黨產議題,1989年11月縣市長及立委選舉前夕,報導整理國民黨近七十家企業動態,深入解析國民黨如何運用國庫資源壯大財力,並透過黨營事業金援候選人,以及黨營事業與國內財團的緊密關係,在政治上形成不平等的競爭。(原載1989年11月第92期,文/梁永煌)

日期:2024-06-03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491期︱淺談股票致富的3個原則︱股池更新

加權指數屢創歷史新高,市場投機氣氛熾烈,資金熱衷追逐獲利基礎薄弱的標的,群魔亂舞,滿天全金條。又是考驗價值型投資人耐性的時候。把持不住,隨波逐流,可能前功盡棄,之前累積的財富毀於一旦。把持的住,擇善固執,海闊天空,更上層樓!

日期:2024-06-03

政治社會

藍白國會擴權法案三讀,總統、行政院後續該做、能做什麼!釋憲或覆議反制?憲法學者點3爭議

藍白聯手通過的國會改革法(國會擴權)相關修法,民進黨與黨團將提釋憲,行政院則擬提「覆議」案因應,總統賴清德則以黨主席身份表態「尊重、支持」。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直言,接下來將進行施政總質詢,就政治面來說,行政院此時提覆議其實是增加變數,且時程很難確定。至於此次修法有和憲政疑慮?胡博硯分析,首先是總統國情報告「依序即時回答」的部分,可能會造成等同質詢的結果。第二,藐視國會條文定義不明,是個不明確的法律概念,且該如何解釋何為「反質詢」,在處罰時也會有困難。胡博硯說,第三,「立法院調查權」要怎調查、要輔助立法院做什麼,「這點不清不楚」,沒釐清手段上要怎樣選擇,就會陷入對方是當事人還是證人的問題,且調查跟質詢不同,應先界定清楚何為立法院的調查權。

日期: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