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不理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理共有1872項結果
台股

高端疫苗二期解盲成功,拉第3根漲停逾萬張搶買背後,你應該要知道的事

編按:疫苗廠高端昨(10)日宣布完成COVID-19疫苗二期解盲,將申請緊急使用授權,今天股價出現慶祝行情,開盤直接跳空開高漲停,來到275.5元,逾1.2萬張排隊搶買。 不到兩個禮拜的時間,高端股價由黑翻紅,從連吞6根跌停到連飆3根漲停,比坐雲霄飛車還刺激。本業是醫師的投資部落客「Dr.Allen」認為投資新藥公司具有極大風險,建議投資人面對波動應該要小心謹慎、理性客觀,謀定而後動。

日期:2021-06-11

職場

你搭飛機時,每次都有仔細聽安全須知嗎?還是左耳進右耳出?

飛機上的安全宣導,彷彿成了一場無聊表演

日期:2021-06-04

全台防疫報導

防疫有成的國家就做好「這3件事」! 他批:陳時中一路蠻幹就是不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30日疫情記者會上宣布,企業能夠有醫事人員的執行前提下,開放自費進行篩檢。對此,資深媒體人趙少康批評,指揮官陳時中「視篩如金」,既不肯普篩,也不肯快篩,一路蠻幹到底,「終於把一個好好的台灣,搞到現在這個樣子。」

日期:2021-05-31

全台防疫報導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確診重症爆量」! 工會心寒PO文求救:政府別再置之不理...

本土病例連續14天破百,確診人數突破6000人,死亡人數累計78人,雙北醫療量能已逐漸無法負荷。台北市政府目前將確診重症患者送治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導致確診病患爆量的問題;然而,衛福部在近期規劃雙北急重症染疫患者的備援方案,但醫療量能嚴重超載的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卻未入列⋯⋯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無奈發文求救,希望台北市政府與中央關注,能有更妥善的安排。

日期:2021-05-30

情感關係

「我殺了自己的女兒!」一個媽媽的痛哭懺悔啟示:嘴巴壞就是「壞」,就算出自好意也一樣

頂樓遺留的手機,存著女兒剛剛發給她的訊息──「媽媽,對不起。我沒資格做你的女兒。我好累,努力不下去了,這條命就還給你吧……」

日期:2021-05-28

全台防疫報導

疫情何時趨緩?談校正回歸的理論與實務

最近台灣COVID-19本土疫情嚴重擴散,人心惶惶,台灣全面在5月19日進入防疫警戒三級,最近又將三級延長至6月14日。這些中央地方對防疫政策的決定,以及媒體每天的評論,大多根據指揮中心每天公布的確診資料。但由於人力有限,疫情突然爆發後政策因應不及,造成各個環節大塞車,每天公布的確診資料無法顯示真實疫情,決策及討論當然失真,無法抓到癢處。

日期:2021-05-28

理財

投資教戰 升息、縮表警鐘響起 3台股名師應變策略開箱

近來投資市場開始反映對通貨膨脹升溫的預期,展望未來,投資人該如何看待通膨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對此,本刊特別邀請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瑞展產經研究公司董事長陳忠瑞、禮正投顧副董事長毛仁傑三大名師,分享他們在通膨環境下對投資的看法,並在選股方向與資金配置上,提出各自的因應策略。

日期:2021-05-26

政治社會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日期:2021-05-24

政治社會

如何評估防疫成效?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從疫情「校正回歸」談起

最近台灣COVID-19本土疫情嚴重擴散,股市也因而大跌。行政院長蘇貞昌早在5/11就提醒官員及國人要收心,並宣布全台進入防疫警戒二級。其後疫情持續加劇,人心惶惶,5/19配就調整全國防疫警戒均為三級。這些警戒升級降級的決策是因應疫情(感染確診人數)的增減而定,那感染人數又是如何得到的呢?每天我們盯著銀幕,等著公佈的疫情資料能代表疫情嗎?如果資料和流行實況有漏差,政策的決定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日期:2021-05-24

健康

「校正回歸」400例本土案例其實算是小事? 醫:檢驗量能不足!才是核心問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2)日公布今日國內新增321例本土;另外有400例本土個案為「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對此,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認為,「校正回歸」的400例本土其實算是小事情,嚴重的是,這段的時間差,若沒有人去通知這些確診者進行隔離,恐會引發更大的防疫破口。

日期: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