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不易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易共有3848項結果
職場

過度的噪音讓大腦超載,5個方法解救你瀕臨崩潰的精神狀態

現在停下來,聽一聽周遭的環境。你聽見什麼聲音?音樂?手機鈴聲?還是電視機或收音機傳來播報新聞的聲音?

日期:2021-06-04

大盤解析

【麥克連】20210602盤勢分析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

日期:2021-06-02

政治社會

艱難時刻考驗信賴關係!崇越董座:疫情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我們該思考的事

近年國際企業掀起一股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熱潮,尤其這兩年全球受到武漢肺炎侵襲,加上極端氣候日益加劇,令ESG成為顯學。資本市場也開始重視「責任投資」,更強調導入ESG的公司股票績效,遠勝於未導入ESG的公司。

日期:2021-06-02

傳產

50年老牌、嘉義小廠都想攻 千億燕麥奶卡位戰

瑞典品牌Oatly吹起一陣燕麥奶狂風,風潮很快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各大咖啡連鎖通路、便利超商紛紛賣起燕麥奶拿鐵,除了國際品牌外,台灣有哪些廠商也開始默默布局?

日期:2021-06-02

生活消費

吃什麼?做什麼?想什麼?

疫情期間不能群聚,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除了每天盤算吃什麼、追什麼劇外,靜心思考未來發展,也能讓疫情中的我們更從容。

日期:2021-06-02

政治社會

解讀全台大搶工:家事移工為何「不斷逃跑」或「逼雇主就範」?

疫情席捲全球造成國內移工數量減少,許多家事移工因此轉往待遇較佳的工廠任職。政府與其強力限制移工轉換身分,改善適度勞動條件,才能為弱勢家庭留住人力。

日期:2021-06-02

全台防疫報導

打完疫苗能不能出國?沒有三期臨床就注射符合國際慣例?一文讀懂國產疫苗的4大疑問

近來國內疫情爆發,引發藍綠人馬對疫苗的激烈論戰,尤其是有關台灣如何採購到足夠的國外疫苗,還有國產疫苗有沒有疑慮、是否有政策護航等問題,幾乎全民都參與了這場辯論,許多群組裡的好朋友甚至因此翻臉,疫苗已成為撕裂台灣社會族群的新焦點。

日期:2021-06-01

政治社會

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胡元輝教授提出寶貴見解,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日期:2021-05-31

政治社會

從關西機場事件省思台灣媒體的自律與他律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針對關西機場事件省思「台灣媒體的自律與他律」。

日期:2021-05-31

全台防疫報導

疫情何時趨緩?談校正回歸的理論與實務

最近台灣COVID-19本土疫情嚴重擴散,人心惶惶,台灣全面在5月19日進入防疫警戒三級,最近又將三級延長至6月14日。這些中央地方對防疫政策的決定,以及媒體每天的評論,大多根據指揮中心每天公布的確診資料。但由於人力有限,疫情突然爆發後政策因應不及,造成各個環節大塞車,每天公布的確診資料無法顯示真實疫情,決策及討論當然失真,無法抓到癢處。

日期: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