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不懂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懂共有3454項結果
最新觀點

簡單生活!想成為不生病的好命人?抗老、預防疾病的秘訣

今天下午,在好山好水好好聊的南投,跟大家分享預防醫學。談到預防疾病,不能只靠健檢、打疫苗、做療程而已,我認為日常的保養才是能否成為不生病好命人的最關鍵。

日期:2019-06-10

基金投資

退休投資外幣,真的安穩嗎?盤點不可不知的投資風險

我一向主張「任何投資都不該暴露在兩種風險之上」,所以我對任何外幣投資都抱持比較保留的態度,但如今台幣已經因為中美貿易戰而瀕臨貶破32元,豈不因此而錯失了賺匯差的機會?

日期:2019-06-10

最新觀點

無法改變家人?有一種苦,是你覺得他很苦

真正讓你操心的,是你無法改變他。

日期:2019-06-06

最新觀點

勇敢說出自己的感受,並且自己負責!4個方法,找到內在與外在的快樂

在國外,當你隨意進入他人領地,他們是有受到保障能拿槍射殺外來者的(參:堡壘原則)。藉此,我們可以知道,他們對所有權和界限的意識觀念非常強烈,對於界限內所有物的保護欲也非常明顯。反觀華人文化就不同了。當你想裝修房子,會遇到非常多聲音干涉,像是父母、家人,甚至連街坊鄰居都會參一腳。他們往往是出於一片好意,給予很多意見,並且要你「照著做,準沒錯!」,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旗幟,卻成了一個個限制個人成長的「善霸」。所謂「善霸」,就是相對於惡霸的說法。

日期:2019-06-06

個人成長

電機老師要去教美容...私立科大教師告白:為什麼叫學店?因為有交錢就會過了

少子化是國安危機,對高教也是挑戰,教育部去年預估,未來10年大專校院新生人數將銳減近10萬人,民國117年僅剩15.7萬人;而自2014年屏東高鳳數位學院宣布停辦後,大專校院退場的風潮彷彿骨牌倒落般,永達技術學院、興國管理學院、台灣觀光學院和高美醫護專等校也接連開始轉型或退場。

日期:2019-06-05

幸福熟齡

他從被裁員變超強包租公!一個故事告訴我們:現在的失敗,是通往未來成功的一部分

54歲的Roland和老婆膝下無子,因此,他更努力的規劃老後生活。2008年在台北買下舊公寓出租、發現獲利不錯,2011年移居台東之前,就買下一間透天厝、改成11間套房,每月穩收6萬多元租金。他笑道:「就當養一個會生錢的啞巴兒子。」

日期:2019-06-05

情感關係

看著強人丈夫,逐漸退化成嬰兒...瓊瑤悲泣:請求你,最後一個忘記我

20190604編按:皇冠集團創辦人平鑫濤,在入院臥床3年後,於今天(4日)傳出病逝的消息。皇冠出版社隨後發出聲明表示,皇冠集團創辦人平鑫濤已於5月23日在親人的環繞陪伴中,離開了人世,享耆壽92歲。平鑫濤已失智多年,妻子瓊瑤曾著《雪花飄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後的一課》一書,描述那些年的心路歷程,是她對人生最沉重又最明晰的一次臨終學習。「如何面對死亡,和接受死亡,是我正在學習的課程。這堂課是用我的生命和全部感情在學習,面對的是此生最摯愛的人。」

日期:2019-06-04

個人成長

「生下來就要照顧到死」日本76歲前高官殺44歲啃老兒悲劇:繭居族是家人造成的嗎?

日本6月1日發生76歲父親殺死44歲親生兒子的人倫悲劇,一名曾擔農林漁產省次官及駐捷克大使的官員熊澤英昭,疑似不滿44歲長子長期啃老,有暴力傾向,整天宅在家打電動不工作,每月玩遊戲花費高達30萬日圓(約台幣8.8萬),還曾嗆父親「擅自把我生下來就要擔起照顧責任到死前最後1秒」,父親擔心情緒異常有暴力傾向的兒子對附近學童不利,決定大義滅親。近年來,全世界高度發展的國家,都出現了生理毫無異常,但足不出戶、逃避社會的一群人。他們從青少年到成年人都有,被稱為「繭居族」。家人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為,父母既擔憂又自責;當事人也懊惱自己無法克服對人際互動的恐懼,深受繭居狀態之苦。由於繭居不是疾病,精神科藥物完全無效。心理諮詢、就業與就學的社會支持,以及家人的信任與鼓勵,才是促使當事人脫離繭居生活的關鍵。為什麼孩子會變成繭居族?作者田村毅為專精家族治療的日本精神科醫師,依據多年接觸繭居個案的經驗,他發現,家族治療是協助繭居者的關鍵方法。

日期:2019-06-04

個人成長

賣肝10多年後終於懂了!人到中年,「準時上下班」才是好工作

我在職場上吃過不少苦,所幸這些年苦盡甘來,得到很多,我現在的體悟是,年輕時你認為的「好工作」,跟中年時,你認為的「好工作」,往往是不太一樣的。

日期:2019-06-03

最新觀點

什麼樣的人不會得癌症?醫師傳授「自體抗發炎」的6個方法

早上去做了一場預防癌症的演講。舉凡血癌、腦瘤、淋巴腫瘤等難纏的疾病,它的成因也相當複雜。可能是遺傳,也可能是外在因素造成的基因突變所導致。成人罹癌的原因,還多了一項「生活習慣」因素。

日期: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