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冠(COVID-19)疫情嚴峻,重症患者、死亡人數明顯比過去增加許多,醫療量能吃緊,第一線人員不眠不休地守護這個家園。同時,辛苦的醫療人員也看盡不管是在急診室、病房的人生百態,面對眼前不斷上演的生離死別,只有將眼淚一擦,再繼續努力保護著全國人民。一名任職於台大醫院急診室的護理師日前分享,一位確診病患早已簽署放棄急救意願書,眼看生命漸漸走向盡頭,一通來自家人的視訊電話喚醒了這位病人,說出「我想活下去...」等話語,令在場護理師淚崩,並緊急送出急救。這名護理師完整還原了當時的場景,許多人看完後熱淚盈眶,道出心裡感謝。
日期:2021-05-31
「不是絕症但沒有求生意志,要救嗎?」胸腔重症醫蘇一峰表示,有位因為嚴重的肺炎住院,但是拒絕插管治療,先前也跟醫護人員告知過,但是到了危急的時刻,兒子還是收回了「不急救的要求」,醫護盡了全力搶救最後插管治療;不料,病患醒來後,用手寫了2行字,看了令人心酸。
日期:2021-02-08
「救到底」與「好好走」之間,我們永遠都在嘗試著平衡、尊重生命、不輕言放棄,做出對生命最好的決定與努力。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引起更多人對於「急救」、「插管」、「放棄急救」等名詞的反思。
日期:2019-11-07
臨床上我們也看到很多黑暗面,例如,健保規定病人使用呼吸器就可以長期住院,有惡劣的家屬會利用這項規定,明明病人已經可以不用呼吸器,必須出院了,卻強烈要求醫師不准拿掉呼吸器,有些醫生為了增加業績或其他考量,竟然也配合;因為病人在醫院,家屬每個月只需要付二、三萬元,比在家裡請看護照顧病人還便宜、還省事啊!
日期:2019-11-06
七月中旬的週日,我在台南市立醫院演講,開場前接到許伯伯的兒子打手機給我,語帶哽咽地說:「爸爸他已經在前一天晚上在家安詳死亡。媽媽要我通知許醫師,並且記得向許醫師道謝!」
日期:2019-09-27
醫生固然有治療病人成功的喜悅,也常常要面對病人很可能死亡的無奈。醫生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厲害......當勝利投手容易,當敗戰投手很痛苦。你願意承擔嗎?
日期:2019-09-26
一個肝硬化末期的爸爸,全身蠟黃、肚子脹得大大的、插著鼻胃管,由三個女兒連扶帶撐著,一路喘進醫院。
日期:2019-08-20
「我們都會死,那為什麼我們不談死?」她是郭慧娟,身兼內政部「現代國民喪禮」編撰委員、殯喪業「禮儀師證照考試」教科書編撰,和「台灣殯喪業資訊網」的總編輯,被稱為台灣的「禮俗女王」,但她,同時也是台灣「死亡咖啡館」的創辦人。
日期:2019-04-11
即使結識安寧療護多年,也認同其理念,在面對至親家人的逝去以及陪伴抗癌的旅程中,吳若權仍得不斷地學習、做功課,嘗試與心中的罣礙進行和解。
日期: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