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之所以要提早規劃,因為時間可以弭平波動風險,短期的股市漲跌,每天兩三百點或者六七百點,在當下會讓人有些緊繃,實際上時間拉長到10年來看,甚至也不用這麼久,5年就好,就會覺得以前怎麼這麼傻,在乎這兩三百點的漲跌,賺到那兩三千元又如何?對60歲後的餘生一點幫助都沒有。
日期:2025-03-14
NASA前太空人麥克‧馬西米諾來自工人階級家庭,他視力不佳、不擅長游泳、有懼高症…卻克服了種種生理與心理恐懼及限制,面對各種令人灰心情況都不輕言放棄,緊緊抓住百萬分之一機會,打敗不可能。台灣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人稱「火箭阿北」,現在也為台灣抓住機會,造一個自造火箭以發射衛星的偉大太空夢。
日期:2025-02-14
我們之所以覺得辛苦、社會不公平,那是因為我們站在不對等的弱位邊,如果我們今天站在不對等的強位邊,看事情的角度可能就截然不同。當一般人投資都在看幾天、幾個星期時,更具有智慧的投資高手會看長期,也許是三年或五年、又或者是十年,而更有遠見的人會直接用一個世代來規劃財富。
日期:2025-02-11
蛇年到,農曆初一誕生的寶寶都屬蛇了!台灣房屋集團觀察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資料發現,近年的歷年出生率,龍年出生率仍最高,2012年龍年的出生率為9.86‰,是12生肖中之首。不過,全台出生率已年年下滑,2024年台灣新生兒人數為13萬4856人,較2023年減少715人,延續近9年負成長趨勢,更打破華人傳統「龍年生育率高」的慣例。比虎、兔年遜色,出生率有5.76‰,顯見少子化日趨嚴重。內政部指出,自1958年統計以來,只有1964年出現過這個情況,當時龍年出生人數41萬多名,低於1962年虎年的42萬多人。
日期:2025-01-30
編按:全球首家中年智慧學校創辦人暨史丹佛大學長壽中心顧問,精華集結成為《中年的選擇》。要如何愈老愈快樂?該如何看待40歲、50歲、60歲各階段,物質、情感、心智、職業的轉變?重新想像未來的樣貌,事先準備,不只變老,而是變得更好。《中年的選擇》作者奇普.康利是無數年輕創業家、藝術家、政治人物與運動員的導師,《舊金山商業時報》譽為「灣區最有創新力的執行長」。曾在四十多歲時面臨健康亮起紅燈、事業低潮、伴侶分手、摯友離世,50歲後重新找回方向。他有感於中年人需要規畫新的人生方向,卻沒有足夠資源,在2018年創立全球第一家中年智慧學校,至今有來自四十多個國家的數千名學員,年齡範圍從28歲到88歲,希望找到新目標。
日期:2025-01-21
現代獨自居住者不少,原因包括可能未婚、離婚、喪偶等,每個人一生中都可能獨居,那麼如何應對孤獨感?若須被照顧時該怎麼做?
日期:2024-12-27
好合文創以「幸福共好」為理念,利用高雄橋頭糖廠作為基地,集結各領域的在地產業與青創企業進行異業合作,推動跨域整合、活動展演、主題企劃等經營策略,呼應糖廠特色,攜手共創「釀製甜蜜」的幸福產業鏈。
日期:2024-12-23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女性有偶率48.37%,意味過半數者沒有配偶。為何女性越來越不願意踏入婚姻?單身女性如何好好的、優雅老去?在《SOLO女子圖鑑》一書中,作者金熹暻透過訪談19位獨活女性,找到自在變老的全方位指南。
日期:2024-12-20
編按:新北市新莊12/9發生一起人倫悲劇。一名73歲退休建築師因長期照顧患有「水腦症」的68歲妻子,身心不堪負荷,一時衝動抱起妻子從住家14樓往下丟,妻子當場死亡。據了解,林姓夫妻結縭近40年,育有2子1女,子女皆已成年,家庭經濟狀況良好,但妻子於2年前罹患水腦症,生活無法自理,僅餘說話功能正常。丈夫一直親力親為照顧,然而年歲漸大、罹患三高,體力不支。今年8月,申請新北市府的長照服務,安排看護每日提供清潔、陪伴及盥洗等協助。然而,邱女堅持只要丈夫親自照顧,不願接受外人幫助,長期的壓力讓林男身心俱疲,最終釀成憾事。此事件凸顯長期照護者的沉重負擔,也再度引發社會對於長照服務與心理健康支持的重視。
日期:2024-12-10
「不婚不生,幸福一生」是時下年輕人朗朗上口的流行用語,藉以表明自己就算不結婚生子,也能過上幸福人生。不過,近期《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Science》刊載研究卻指出,比起單身者或尚未結婚的伴侶,「已婚人士」呈現出最高的幸福感,而非自願單身者的幸福感評分則屈居末位。
日期: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