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政府打炒房政策,八大公股行庫今年新承作的房貸額度,從去年的7,500億元「縮水」至約6,000億元,且將以與建商建築融資連動的「整批性分戶房貸」為主,透過房仲買中古屋的民眾貸款條件要爭取優惠會更難。去年底就因為成交量大減而苦度年關的房仲員,面臨這個新政策只能大歎要趕快轉型,中古屋買方被嚇跑,中古屋市場可能要冷凍一整年。
日期:2025-02-04
(今周刊1465)編按:詐騙手法日新月異,身為第一線的銀行員、房仲業,除了日常的金融業務,還肩負著保護客戶資產安全的重責大任,與詐騙集團鬥智鬥勇,可說是家常便飯,以下是兩位防詐達人的心聲。
日期:2025-01-15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四(26日)公布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截至2023年末,從事金融業的人數,五年來消失超過580萬人,暴跌32%,甚至比房地產業更慘,成為大陸「第三產業」中唯一衰退的產業,背後原因與中國近年屢屢加強監管金融業有關。
日期:2024-12-29
今年上半年房市熱翻天,建案秒殺甚至要排隊、抽籤買屋,有些地區房子跳空上漲,央行於9月19日推出第7波打房後,房市買氣如雪崩般下滑。展望2025年房市,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理事長蘇金城指出,明年房市「量縮價跌」,明年第二季後支撐不住的屋主願意讓利,幅度約在5~10%。他指出,小龍年房市最大變數有2個,一是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如果沒有解除,甚至是更強力的打炒房政策出來,年度房屋交易量都不可能再放大,他呼籲央行最好不要再有大家更擔心的第8波打炒房。另一個大變數是美國川普總統明年1月將就職,這不只是全球財經的最大變數,也會是國內股市、房市的最大變數。他說,以川普不可捉摸的行事作風,國內房市恐怕也多少會掃到颱風尾,倘若川普對於台灣匯率操縱有所反制,迫使新台幣大幅升值,對我國出口貿易將會產生巨大衝擊,不利於股市,房市也會間接受傷害。
日期:2024-12-19
在央行限貸令發威之下,台灣房市炒客縮手,暗示房市多頭可能結束,讓不動產業各領域發展出現明顯分歧。財政部最新統計今年截至第3季為止,住宅租賃業表現最為突出,特別是「包租業」營收金額出現爆炸性成長。住宅租賃業預計今年將突破20億元大關,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潛力。
日期:2024-12-14
開ESG風氣之先河,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11月30日舉行113年年會,表揚對管理有卓越貢獻的產官學人士,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榮獲最高榮譽管理獎章。
日期:2024-12-02
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被稱為是「金龍海嘯」,連總統賴清德都出來關切,央行周三(10/9)宣布新一波「協處措施」,放寬諸多條件,2024年9月20日起申辦貸款案件均可適用第一,自然人因繼承取得之房屋及房貸,不計入「本規定」之房屋數及房貸戶數;第二,有實質換屋需求需求、名下有房的自然人,可與金融機構切結後,新申辦的第1戶或第2戶購屋貸款可排除。第三,自然人已簽訂購屋,包括成屋及預售屋合約者,要申貸時適用上述規定。此外,申請新青安方案者也同樣不受影響。央行此次放寬的上述「協處措施」,若為申辦高價住宅(豪宅)貸款,則不適用。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看得出央行放寬適用範圍確實琢磨許久,且放鬆範圍比想像中更窄,除不溯及既往、不影響因繼承取得的多屋族等各方都無異議外。而外界爭議較大的交屋換屋族放寬幅度不大,且切結期間仍在1年,顯見央行認為「換屋即破口」的心態不變。影響所及,真換屋族、繼承者們、已簽約及新青安者這三類人,可寬心購屋,但資金有限的多戶投資者們恐怕得先想好下一步。
日期:2024-10-09
(今周刊1448)去年九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美國發表演說時,高調宣示日本將改革資產管理業,並為資產管理事業量身打造經濟特區。而積極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日前亦表示日本種種作法值得參考,他指出,台日兩國都不像星港有稅賦、語言或外匯自由流通等優勢,但也都有強大的產業,能夠發展出「具有自己獨特性的資產管理中心」。
日期:2024-09-18
央行週三(8/21)再度下重手,要求國銀在不影響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督更及危老重建融資需求下,提出不動產貸款量化改善方案、降低不動產放款總量。針對有媒體引述不動產業者意見,認為可能加深民眾違約的風險,央行22日說明,央行是從總量和信用資源合理配置著眼,不涉及個案,銀行應自行衡酌貸放措施,避免引發不必要之紛擾。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召委郭國文則表示,總量管制對於有意買房的無殼蝸牛而言,勢必會造成衝擊,因此金管會應該提出相對應的政策以落實居住正義,希望銀行在審查不動產放款時,應該以「首購族」作為優先放貸對象。
日期: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