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8/5)全球股市股災,東京日經指數收盤更下跌4451.28點、跌幅12.4%,創有史以來的最大跌幅。週二(8/6)日股開盤強反彈,一度上漲3200點,盤中收復34000點大關。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對此表示,日經指數在這次全世界股災中受傷最重,直接跌了4000多點,超過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是日本史上股市下跌幅度最大的一天。他分析認為日本這次股災原因有好幾個,但最直接原因是上個月底日本央行突然宣布升息0.25%,而影響之大很可能連累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9月份不能夠連任自民黨總裁。
日期:2024-08-06
日本敦賀核電廠2號機因無法排除核子反應爐正下方存在活斷層,8/3遭官方認定不符核電機組新規範標準,將成為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成立後,首座未獲同意重啟運轉的核電機組。今年初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規模7.6強震造成鄰近核電廠災情,當時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就曾表示,過去日本以為西日本沒有發生大地震比較安全,沒想到這個預測是不對的。她週一(8/5)受訪時也引述台電相關報告指出,台灣恆春核三廠七百公尺處就有斷層通過。台灣環保聯盟學術委員、中國文化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副教授林仁斌週一也受訪表示,台灣現有的四座核電廠區都鄰近長斷層帶,甚至41公里長的恆春斷層就從核三廠區下通過,都不符合國際最新的建廠安全標準。因此,台灣更應該做的是早日告別核電,而非擁抱老舊核電廠。
日期:2024-08-05
大社會調查中心週五(8/2)公布「2024政黨品牌研究」調查結果,在政黨主席的部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獨佔親中、政客形象;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則是有台獨、愛台灣標籤;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有聰明和善變等標籤。對於國民黨的政黨品牌與中國情結連結,與會的名嘴趙少康建議,「當你對老共不夠強硬,民眾就覺得你不夠愛台灣,應該衝出來講!」他過去曾建議吳敦義,應該以黨主席身份開記者會,大力譴責中共對香港民主的所作所為,結果最後黨中央直到晚上才發了一條新聞稿。民眾黨立委吳春城也以趨勢觀察專家的身份指出,國民黨不知自己的問題,也沒有刻意操作自己的品牌;而民進黨許多正面的品牌標籤如愛台灣、改革、制衡、民主、正義、都被民眾黨吃掉,未來會成為跟民進黨競爭之所在。
日期:2024-08-02
人一生中財務狀況和需求會隨著階段不同而變化,因此必要的理財規劃和調整至關重要。年輕人在剛出社會時應注重累積財富,購房和保險是重要的投資方向。而隨著年齡增長,要逐步考慮養老問題,提前規劃退休生活。書中引用李嘉誠的理財忠告,指出不同年齡層的具體理財策略。例如,三十而理、四十而獲、五十而享的理念,強調一個人無論年齡如何,都應該規劃好自己未來的財務。
日期:2024-08-02
有關輝達執行長黃仁勲的管理哲學,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最近我訪問前輝達副總裁郭聰鈴,他因公司被輝達收購,在輝達工作三年多,與黃仁勲及高階主管有很多接觸,也有最直接的第一手觀察。此外,他任職過國內外多家IC設計公司,對跨國併購與管理有很多的經驗與深入觀察,值得在此與大家分享。
日期:2024-08-01
歐美相繼祭出碳關稅法案,台灣也將收取碳費,許多民間單位推出碳排放、淨零相關課程,不過品質卻參差不齊。民進黨立委立委洪申翰週三(7/31)與兩位受害學員召開記者會,踢爆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氣候顧問「呂學海」開設的「台灣碳淨零學院」涉廣告不實。院講師林英杰以「逢甲大學碳資產管理與認證中心主任」身分出席,自稱是唯一受邀進入「官方藍區」的台灣官方代表也被環境部打臉,相關行徑均已違反《補習及進修教育法》與《公平交易法》等法規。對此,與會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專門委員李惠敏、終身教育司代理科長黃思綺則表示,逢甲大學確實有與台灣碳淨零學院背後的「台灣碳淨零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產學合作,但內容並未包含對外招生授課,只是租借場地而已。若涉及違反《補習及進修教育法》,由地方政府蒐集相關事證後,可開罰新台幣5萬至25萬元罰鍰。對於立委和受害者的相關指控,台灣碳淨零學院發言人接受本刊訪問時回應,相關消費糾紛都有依照補教法和合約進行,而林英杰的言論則是遭到誤解。學院發言人澄清,有關林英杰在COP28的言論,是林英杰的話遭到曲解,林英杰原意為他是「當屆台灣唯一進入藍區的人」,並沒有說自己是官方代表,確實政府也因為身份關係,無法受邀到藍區,林英杰只是陳述事實。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回應,洪申翰刻意把私人糾紛掛上柯文哲,居心何在?民進黨如果要關心,請洪申翰去關心(政府)任命的國策顧問,為什麼在科學城物流案為了私利出賣紅色資本。
日期:2024-07-31
奧運正如火如荼進行,一個多月前,有著「咖啡拉花界奧運」之稱的WLAC也才剛落幕,冠軍謝溢宸就來自台灣。他是如何苦熬十年、經四次落選後成功追夢?
日期:2024-07-31
隨著台積電在日本設廠,引發了一股「台商淘金熱」,台資銀行也嗅到了商機,紛紛搶進日本市場,希望能在這片土地上開拓新的成長動能。
日期:2024-07-31
日本在內需市場大、政策等因素推動下,逐漸成為台灣企業競相進軍的新市場,不過究竟怎麼經營、什麼樣的企業適合前往,也引發市場關注。
日期: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