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有限下,小資族投保可以較便宜的定期險、保障範圍較廣的醫療險為主,但要留意保單是否有「保證續保」與最後投保年限,以免屆時失去保險保障,得不償失。
日期:2022-01-19
七十二歲的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找上年僅二十七歲的滾動綠執行總監陳柏宇合作,這對相差四十五歲的忘年夥伴,要攜手進軍海外,劍指國際農業市場。
日期:2022-01-05
導樂活安養第二人生 再次成為人生勝利組大家是否曾經想過,自己的退休生活該是什麼樣子,要去環遊世界?還是學習新的才藝?人有夢想當然不錯,但隨之而來的是,到底該存多少錢才夠?
日期:2021-12-16
台南後壁,在二○○四年因為紀錄片《無米樂》,成為無人不曉的地區,已故總統府國策顧問、人稱「崑濱伯」的黃崑濱,站在黃金稻穗中的樸實身影,令人難忘;近兩年又因台劇《俗女養成記》,造就一股菁寮老街風潮。對比人聲鼎沸的觀光人潮,緊鄰的長短樹里卻有著一份歲月靜好的寧靜,在這裡也正悄然進行一場「創齡實驗」的劃時代運動。
日期:2021-12-01
財經主播劉姿麟從剛進入媒體業時,月薪僅2.8萬元;在十多年後的現在,她得以挑戰年收入300萬,但背後付出的心血外界難以想像。她職涯看似相當順遂,一路上靠著轉換工作,不斷證明自身價值,爭取加薪空間,讓收入不斷提高。但是,大家總以為財經主播頂著財經專業,必定對於「投資理財」也相當有一套,但劉姿麟卻曾經跌過幾次跤,前前後後慘賠超過上百萬元。
日期:2021-11-04
瘟神肆虐,新冠肺炎無聲卻殘酷地踐踏全球,聯合國標榜的SDGs目標也首次出現指數倒退。在這樣的風險中,一座城市,如何展現它的韌性?在萬華社福中心樓下排隊的是一群物資匱乏的無家者,疫病中,他們不只被政府接住,更因在地綿密的社福網絡倖免於難。政府無法單打獨鬥,只有更多夥伴齊心協力,才能成為疾風下的勁草,度過危機。
日期:2021-10-27
以桂丁雞串燒打響名號的鳥哲燒物老闆蕭哲文,疫後逆勢展開集團多角化布局。除首推平價串燒品牌、開放加盟,又積極瞄準系統化教學和電商,他有何策略考量?
日期:2021-10-13
新冠疫情未散,許多家庭財務正面臨嚴酷的「壓力測試」;年底將屆,更是對家庭財務進行「健檢」的好時機。效法企業經營,運用3張財務報表搞定「人賺錢」、「錢賺錢」兩件事,做好家庭財務長工作,即可預約一張通往財務自由的入場券!
日期:2021-09-16
大B從原本的出版業,轉職到金融業,薪資部分也跟著水漲船高。理論上,她的工作經歷從未空白,銀行內的存款金額,要達到6位數、甚至7位數並不是難事。但,攤開她的銀行存摺,帳戶內看得到的資金,居然只有3萬多元。
日期:2021-09-15
編按:2015年,43歲的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江季芸,開始正視高齡化和少子化對社會各層面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對教育界未來無可避免的衝擊。於是她擬定了一個「離開校園10年計畫」,決定超前部署退休金,目標是「10年後離開校園,每年領到100萬元的股利,當作退休金」。投入股市的第一年,她買進穩定配息、配股的金融股,也是存股族的最愛。隔年,185張股票變200張,讓她覺得如果持續複利成長,就能順利實現目標。但沒想到,第3年股利政策改成配息、不配股,股利縮水,股價波動也讓資產起伏,原本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為了確保她的10年退休計畫能成功,她稍稍調整了作法,她把投資方法調整成「波段存股法」,也就是「雙管齊下」的策略:「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5年的投資成效,300萬元變成1,300萬元,提早滾出千萬退休金,2020年,股利年領60萬元,朝向股利年領100萬元的目標邁進。
日期: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