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品牌Oatly吹起一陣燕麥奶狂風,風潮很快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各大咖啡連鎖通路、便利超商紛紛賣起燕麥奶拿鐵,除了國際品牌外,台灣有哪些廠商也開始默默布局?
日期:2021-06-02
新冠疫苗陸續問世並開打,全球拚疫苗覆蓋率解封邊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台灣疫苗覆蓋率達6成以上,才會考慮開放邊境。除了加速疫苗到貨時間外,如何部署快速便利的注射網絡,也是指揮中心下個重要任務,目前我們有AZ、莫德納,未來有機會加上國產疫苗,它們保護力與副作用有很大不同嗎?
日期:2021-06-02
疫情重災區的雙北,隨著確診人數不斷往上攀增,醫療量能越來越緊繃,雙和醫院日前爆出護理師遭確診者砍傷,如今各個醫院的醫病衝突也越來越多,台大醫院企業工會昨晚也證實,有確診者不僅想要跑離隔離區域,甚至誇張到「用體液汙染公共環境」。台大醫院今(1)日召開記者會,除了說明第一線的防疫醫護目前所面臨到的困境,希望病人及家屬在疫情期間能夠多體諒醫護的立場與苦衷,也呼籲住院的隔離患者不要一直關注疫情的相關消息,避免影響情緒。
日期:2021-06-01
近來國內疫情爆發,引發藍綠人馬對疫苗的激烈論戰,尤其是有關台灣如何採購到足夠的國外疫苗,還有國產疫苗有沒有疑慮、是否有政策護航等問題,幾乎全民都參與了這場辯論,許多群組裡的好朋友甚至因此翻臉,疫苗已成為撕裂台灣社會族群的新焦點。
日期:2021-06-01
最近跟一個年輕朋友聊天。他從周遭染疫朋友的遭遇來觀察,對未來疫情的發展感到很悲觀,但又很困惑,為什麼股市卻一直漲?或許這也是很多網友的疑惑,我在此一併分享我個人的看法。
日期:2021-06-01
市長林右昌昨(31)日下午說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基隆市有3位確診個案,比起前兩日的14人、8人,有略微下降,但也提醒大家不可因此掉以輕心。他強調「疫苗是國民健康的公共財」,「疫苗之前人人平等」,希望不要因為疫苗製造貧富或縣市對立。
日期:2021-06-01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資深媒體人蔡玉真分享,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
日期:2021-05-31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分析,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日期:2021-05-31
人宅在家,不必委屈貪吃的嘴巴,享受名廚的好手藝,品嘗名店的經典料理,搭配名人出品的快食餐,儲糧各種大人氣的組合包,一次買好買滿!
日期:2021-05-26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延燒至今,台灣本島各縣市皆有確診者,但仍以新北市、台北市的疫情最為嚴峻,在昨日(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更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 6 月 14 日。另外也公布篩檢站的快篩個案處理流程,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快篩大約半小時就有結果,如果是陽性會以確診個案方式處理,如果為陰性則是返家做自我健康管理。
日期: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