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大家悲觀中創造奇蹟!2021年在今天走入歷史,也在2017年的這個時候,大家對台灣的未來仍然一片悲觀情緒,在17年底,由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和聯合報系共同主辦的2017年代表字票選,結果選出來的字是茫然的茫,代表大家對過去的一年十分茫然。那年入圍的每一個字都是負面情緒,除了茫,還有勞、憂、亂、虛、盪、滯、厭⋯⋯沒有一個是正向的字。
日期:2022-01-01
大陸新冠疫情在陝西快速升溫,22日傍晚西安宣布封城,延安、咸陽稍後也傳出封城措施。由於西安是大陸半導體(主要為記憶體)、汽車、裝備製造、新能源重鎮,市場擔憂封城恐將引發另一波晶片、汽車產業供應鏈危機,甚且擾亂年末與2022年初大陸經濟成長。
日期:2021-12-23
隨著印太地區在國際經濟、安全等議題越趨重要的情況下,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今年七月為抗衡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日益擴大的優勢地位,訪問法屬玻里尼西亞。澳洲也因應在法屬玻里尼西亞和在馬紹爾群島新開設大使館,不僅美國許多國家皆欲抗衡中國在太平洋日益加強的影響力。
日期:2021-12-09
習近平於二○一二年薄熙來被黨內大老聯手鬥倒之後上台。一五年,在我的《與習近平聊聊台灣和中國》這本書中,我預判習近平將致力打破黨內的十年任期制,而尋求連任二十年。
日期:2021-12-08
表面上,開放或禁止萊豬,是國民健康自主權與經貿自由化之間孰重孰輕的價值之爭。但過去11個月來,美豬進貨量銳減、逐批查驗的進口豬肉從未檢出萊劑,證明了民眾自由選擇的權利,已藉由強制標示產地獲得一定保障。試圖改變現狀的公投,或許能更徹底阻絕萊豬,卻也將使台灣背負失信於人、不遵守國際標準的負面形象,與加入多邊經貿整合的目標,漸行漸遠。問題,從來不只是萊豬,而是選擇過後的效益與代價。
日期:2021-12-08
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台灣向波蘭捐贈了 100 萬個外科口罩、5,000 套防護服和 20,000 件手術衣,波蘭在今年九月初回贈 40 萬劑 AZ 疫苗,一躍而成歐盟最大疫苗捐贈國、第三大捐贈國(僅次於日本和美國)。
日期:2021-10-29
德國昨(26)日國會大選的結果出爐,連任三屆總理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的基民黨,得票率以些微之差輸給政治立場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但雙方都沒有超過30%,意味下屆德國政府又將是個跨黨派聯合政府。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政策親中的基民黨下台,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可能有不小變化,因為這次得票率位居第三位的綠黨,以及第四位的自由民主黨,對中國立場均偏強硬,且可能扮演關鍵小黨的角色,黨魁甚至可望在新政府出任外交部長。鑒於近年來德國國內對中國態度開始轉變,歐盟又在中國與立陶宛的外交爭端中支持立國,這都可能促使德國新政府對台灣政策更友善,惟德國政界人士提醒,「這會是持續漸進的改變」,而非一夜之間大變。
日期:2021-09-27
阿富汗在8 月 15 日淪陷、總統甘尼當天逃亡阿聯,外界分析美國在阿富汗為期二十年的反恐行動最終以失敗收場。美國撤軍阿富汗也引發了「疑美論」,擔憂拜登政府將不會繼續對台灣等國家提供安全保障。
日期:2021-09-10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澳洲政府率先倡議國際社會應針對中國疫情源頭展開獨立調查,激怒了中國政府;同年5月開始,大麥、棉花、煤炭、葡萄酒⋯⋯,一連串貿易禁令的炮火在澳洲頭頂落下;如今,在中國制裁1年後,這個人口僅2千餘萬、出口曾高度倚賴中國的蕞爾小國,卻繳出了一張相對亮麗的經濟成績單。澳洲做對了什麼?它的抗中經驗,又可為台灣帶來什麼樣的啟發?
日期:2021-09-08
美國、中國的競爭全線展開,從軍事角力到半導體產業,台灣被推上風口浪尖,國際關注度大增。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接受《財訊》採訪,帶來一年一度的精采觀點。
日期: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