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罹癌的張陳映美,在七十一歲高齡,與結縭五十年的先生,共同踏上一一七八公里的摩托車環台征途,人生過得比年輕人更多彩多姿。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如何精采過下半生,正是年長者和為人子女者都應該關心的問題。
日期:2012-10-18
時代的更迭,讓曾盛行於民間的「辦桌」逐漸式微,造成總鋪師的原鄉——高雄內門迅速蕭條,但在歸鄉的遊子和地方人士的推廣下,老產業得以展現新面貌,創造驚人的潛力。
日期:2012-08-16
元智大學不但在電機領域的學術表現可圈可點,而且和產業需求密切結合,更把專業知識應用在校內的節能減碳上,不花大錢也可以成為獲得國際認證的綠色大學。
日期:2012-04-19
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即將屆滿一周年,《今周刊》採訪團隊進入核災最嚴重的福島,現場直擊一年後的復原狀態。倒塌的房屋陸續重建,或許速度緩慢,仍可以等待,但,受到核災的福島居民,即使自己的家還完好如初,卻回不去了,而且在有生之年,可能永遠等不到回家的那一天……。
日期:2012-03-01
因為地下期貨慘賠開始研究台股的貝爾,十年來看盤、研究投資的時間超過一萬小時,讀完上百本股市書籍後,他在去年繳出三成報酬率的成績,表現超越絕大多數台股基金。他強調,唯有反覆練習,檢討錯誤,才能在市場生存,進而勝出。
日期:2012-03-01
十一月二十三日,政治大學企管系與信義房屋合辦、《今周刊》協辦的「政大企管信義CEO論壇」,邀請台灣美體小舖董事長黃慧娟,分享企業如何用綠色行銷創造存在價值。
日期:2011-12-01
曾經家貧如洗,在三十歲時賺進一輩子也用不完的財富,卻在人生巔峰時罹患帕金森氏症;從商人轉變成反核急先鋒,宜蘭人文基金會董事長陳錫南的人生,每次擺盪的幅度都讓人心驚。
日期:2011-11-10
有人感嘆,在職場上難交知心好友,聊的話題也多是停留在公事上,都不像學生時代交的朋友可以無所不談。回憶起學生時代,和朋友之間因為有共同興趣、夢想、話題,彼此聯結可以更緊密,只是,出了社會朋友圈真的就此凍結嗎?倒不是絕對,趁著下班後3、4個小時,走出去參加社團就是一個拓展人脈很好的方法。
日期:2011-10-11
一般人做慈善,大多以捐錢、捐物為主,為了確保善款能發揮效用,陳濟安建立了一套「到位」的捐助模式,目前為止共認養了六十二個孩子。有方法地做慈善,讓慈善事業成了「傳家寶」。
日期:201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