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今(21)日發表聲明,由於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讓我國設立全球第一個「台灣代表處」,而非「台北代表處」,形同台灣及立陶宛雙邊關係實質提升,中方決定將兩國外交關係從大使級降為代辦級,並表達強烈不滿及抗議。立陶宛是人口僅約280萬人的小國,1940年後就被蘇聯實質統治及軍事占領,直到1991年才恢復獨立,境內最後一批蘇聯軍隊到了1993年才撤走,等於立陶宛曾被蘇聯佔領超過50年,如今俄羅斯仍是立國的重大安全威脅。「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在18日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揭牌後,立國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表示,立陶宛曾被蘇聯佔領過的歷史,讓該國對於全世界威權體制帶來的挑戰更敏感,包括中國在內。
日期:2021-11-21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21
台海軍事緊張升高!據國防部統計,共機對台西南空域侵擾自今年1月至今已超過680架次,光是10月1日至4日就高達149架次擾台。總統蔡英文26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獨家專訪。蔡英文表示,北京對台灣的威脅每天都在增加,並首度透露有美軍在台協訓,這是基於訓練目的,但並未在專訪中表示有多少美軍在台灣,僅說「就提升國軍戰力,我們和美國有多方合作」。針對中國問題,蔡英文認為,僅管與中國政治制度不同,兩國仍能和平共處,也願意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坐下來談談。
日期:2021-10-28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表明,台灣若遭中國攻擊,美國會實現承諾防衛台灣。對此,北韓官員譴責美國無端插手台灣問題,並指台灣形勢與朝鮮半島局勢並非無關,因為美國鼓吹「台灣的獨立」正在加劇軍事緊張,在台灣問題上的無端干涉恐進一步促進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的潛在危險。
日期:2021-10-23
德國昨(26)日國會大選的結果出爐,連任三屆總理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的基民黨,得票率以些微之差輸給政治立場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但雙方都沒有超過30%,意味下屆德國政府又將是個跨黨派聯合政府。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政策親中的基民黨下台,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可能有不小變化,因為這次得票率位居第三位的綠黨,以及第四位的自由民主黨,對中國立場均偏強硬,且可能扮演關鍵小黨的角色,黨魁甚至可望在新政府出任外交部長。鑒於近年來德國國內對中國態度開始轉變,歐盟又在中國與立陶宛的外交爭端中支持立國,這都可能促使德國新政府對台灣政策更友善,惟德國政界人士提醒,「這會是持續漸進的改變」,而非一夜之間大變。
日期:2021-09-27
9月下旬,加、德、日本同時上演「總理變天秀」,各國執政黨不論防疫大戰是否成功,都面臨被選民唾棄的生死存亡戰。同時,「抗中」亦成為三國大選的主旋律。
日期:2021-09-15
旅美學者林夏如撰文指出,中國對台灣帶來生存威脅,但台灣內部也面臨人口銳減、能源困境、政治兩極化和國際化不足的嚴峻挑戰,台灣需要凝聚決心並與國際密切合作。
日期:2021-06-26
在台灣外交部宣布即將在蓋亞那設立台灣辦公室不到24小時,蓋亞那外交部卻宣布持續堅守「一個中國」政策,並聲明與台灣沒有建立任何外交關係,由於所簽署協議溝通有誤,這項協議自此終止。這凸顯台灣在國際上所受的挑戰,但同時台灣仍然是美國在南美的重要合作夥伴。
日期:2021-04-12
我們試著同時做兩件看似不連貫、實際上卻完全一致,且某些方面是相輔相成的事。一方面,我們期待深化並拓寬與中國的合作領域⋯⋯,但與此同時,直接處理彼此間的差異,也非常重要。」2016年3月,在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上,時任美國副國務卿的布林肯(Tony Blinken),這麼說明美中關係的發展前景。
日期:2020-11-30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chael Pompeo)12日接受電台專訪,談到美國對台灣政策時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還說這是自雷根政府時就承認的對台政策;龐培歐的談話與近半世紀來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內涵牴觸,他甚至把美國對台軍售,說成是中國與台灣間的承諾。
日期: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