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一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一一共有9619項結果
傳產

優你康衝刺代工 靠專利搶攻歐美隱眼大餅

台灣少數能一條龍生產矽水膠隱形眼鏡的優你康,近年積極布局歐美醫療器材認證。這家長期虧損的公司,是否能靠著矽水膠材料技術轉虧為盈?

日期:2021-06-09

焦點新聞

楊志良:不願溝通的嘴臉 錯失防疫時機

「當全世界都在做普篩時,我們政府不會覺得自己錯了嗎?」前行政院衛生署長楊志良1月曾預言疫情百日內爆發,當時遭親綠人士冷嘲熱諷,結果真的被他說中,對於政府始終不願下達普篩令他十分不解。在本土疫情持續嚴峻之際,針對指揮中心的防疫政策、疫苗採購等關鍵議題,曾主管全國公衛與防疫政策的楊志良接受本報專訪,並提出政策建言。

日期:2021-06-07

情感關係

20歲需要的伴侶絕對和40歲不一樣!婚姻專家:她的離開,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是因為你沒長大

從某個角度來說,我是我太太的第三任丈夫,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不久後我將是她的第四任丈夫,然後,只要我繼續努力,未來幾年我將有機會蟬聯更多任丈夫。事實上,我再努力一點,到了太太60歲的時候至少會經歷六任丈夫─而且每一任都是我。

日期:2021-06-04

ETF

2021最新!一張表看26檔國民ETF績效榜:8檔ETF打敗大盤,「這檔」5月直接從21名跳第5名

台股經歷了5月中的這股亂流之後,大盤在5/31重新收復萬七也站上所有均線,不過加權報酬指數的績效卻從上個月的19.54%下修到16.08%,同時台股原型ETF今年以來的績效也因為這一震,排名又出現了新的變化。

日期:2021-06-04

台股

台股逆風中現穩定 ——兼論影像感測廠亞泰

因槓桿過高引發的恐慌拋售,以及市場只著重每日價差變化,迎來了此波台股跌深,但台股有三個安定因子,且待投資人細看,歷經修正之後,具有投資價值的公司終將浮現。

日期:2021-06-02

理財

台股驚爆五月天

台股走過驚濤駭浪的5月,未來投資的最大變數,首先看疫情。而隨著疫情平穩下來,接下來每個產業會有不同風貌,進入選股不選市的操作。

日期:2021-06-02

政治社會

抗疫終戰全解 覆蓋率拚解封、群體免疫

新冠疫苗陸續問世並開打,全球拚疫苗覆蓋率解封邊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台灣疫苗覆蓋率達六成以上,才會考慮開放邊境。除了加速疫苗到貨時間外,如何部署快速便利的注射網絡,也是指揮中心下個重要任務,目前我們有AZ、莫德納,未來有機會加上國產疫苗,它們保護力與副作用有很大不同嗎?

日期:2021-06-02

傳產

50年老牌、嘉義小廠都想攻 千億燕麥奶卡位戰

瑞典品牌Oatly吹起一陣燕麥奶狂風,風潮很快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各大咖啡連鎖通路、便利超商紛紛賣起燕麥奶拿鐵,除了國際品牌外,台灣有哪些廠商也開始默默布局?

日期:2021-06-02

台股

台股燒滾滾不只當沖》26萬股民定期買基金、創9年新高! 外資喊加碼「但留意這威脅」

定期定額扣款買進台股基金,似乎成了市場顯學,尤其是在台股屢創高的環境下,參與市場的投資人更加踴躍。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台股基金(國內投資股票型)4月定期定額扣款人數達到26.23萬人,創下近9年來新高。

日期:2021-06-02

政治社會

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通傳會委員林麗雲教授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對於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的寶貴見解。

日期: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