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醫師」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醫師」共有6745項結果
健康

便便是黑色的?先看看有沒有吃這4種東西!中醫師教你從4顏色簡易判斷:每週排便小於2次才算便祕

自我檢視脾胃健康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觀察自己排便的狀況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中醫有「看便識病」的方法,就是依照排便的次數、色澤、粗細、形狀、氣味等等,來評斷患者的體質或疾病,也可以反映出五臟六腑、身體氣血是否通暢。

日期:2023-12-21

健康

和霸王級寒流有得拚!還沒最冷再來剩6度「體感僅1度」...北市2天猝死15人,為何多在室內發生

週四(12/21)、週五(12/22)受寒流影響,全台成「凍番薯」,其中又以北台灣感受最明顯,周四清晨桃園楊梅出現平地極低溫9.7度。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低溫特報,週四晚間至週五清晨將是這波寒流影響最明顯的時候,北台灣民眾體感溫度相當低,其中新竹縣市週四體感溫度2-6度、週五1-7度,為本島最低溫。有急診醫師表示,上班短短1個多小時,救護車陸續送來3個腦出血病患,接下來幾天氣溫持續下探,腦血管與心血管疾病病患就醫人數應會直線上升,提醒民眾注意身體狀況。

日期:2023-12-21

政治社會

直擊!柯文哲農地變停車場,12輛遊覽車一夜之間全移走…業者:不知道地主之一是他「遇到了就承擔」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遭爆料,名下持分的新竹市隆恩段農牧用地上停放多輛遊覽車,被質疑農地違規使用,柯文哲昨晚表示都依法申報財產依法報稅,將派業者盡速把水泥刨除,回歸農地使用。記者今天早上8點多實地走訪,12輛停放遊覽車已經漏夜移走,「停車場」空蕩蕩,還未見怪手前來刨除。

日期:2023-12-20

生活消費

獨立製錶新浪潮

轉動指針,聽齒輪咬合,精彩工藝千變萬化,就為了能讓時間在精巧的機械腕錶內通過,瑞士的高級製錶賦予人無盡的驚奇,創造無數百年品牌。如今,這份賞玩機械錶的浪漫,隨著GPHG日內瓦鐘錶大賞,選出過半的獨立製錶品牌、LVMH路易威登集團推出獨立製錶獎後,開始了有了轉變,將成為下一個階段高級腕錶顯學的「獨立製錶」,深藏的魅力究竟何在?

日期:2023-12-20

健康

咳嗽是身體的自我治療 讓氣順了就能少咳 每天大步走20分鐘 助黴漿菌肺炎退散

今、明年恐爆發黴漿菌感染潮,從中醫觀點,如何處理咳不停的症狀?醫師建議,每天花二十分鐘練呼吸、大步走,既可強健心肺功能,更有機會遠離病毒肆虐。

日期:2023-12-20

健康

高中讀建中,大學聯考卻落榜連吊車尾的志願也上不了...洪惠風:「沒面子」3個字改變我一生

早上的門診結束時,已經下午3點多,診間的門又被推開,進來了一對母子,兒子看起來17、18歲,他們送給我一盒水果。「醫師,你不認得我們了吧?」那位母親問。我看了看他們,真的沒什麼印象。「6、7年前,你幫他通了腎臟的血管。」我還是沒什麼印象,媽媽接著繼續說:「小兒科劉醫師轉來的。」我看著少年,實在認不出來,6、7年前他只有11、12歲,和現在的長相應該完全不一樣,也許我看到心導管照片就會想起來,但當下卻一點印象都沒有。「那時他的血壓都高到200多,你幫他通了以後就正常了。他今年考上台大,我們特地來謝謝醫師。」我突然覺得有一條久未被觸弄的心弦受到撩撥,有些不能自已。那麼久以前的事,病人竟然記到現在。對我們醫師來說,常常只是日常的一部分,有時甚至只是門診簡單的一席話,卻可能改變病人的人生走向。醫師的影響力,往往超過自己的想像,這些,才是支持同仁們堅持下去的力量,但是一位醫師能接觸到的病人畢竟有限,藉著寫作或者其他傳播方式,才能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日期:2023-12-20

退休

「沒有臥床餘生,很感恩」畢業62年的國小同學會...劉秀枝醫師:退休16年裡我學到的4件事

最近接連有2位同事屆齡退休,回想起我當年擔任科主任時,兩位都還是住院醫師,這才猛然警覺到自己已退休16年,剛好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年數。我不禁思索:在這漫長又覺得像轉眼而過的16年「社會大學」中,除了持續寫兩個專欄文章,希望作為醫病溝通的橋梁之外,75歲的我還學到了什麼?

日期:2023-12-20

健康

無需論資排輩,每一位感管同仁都是抗疫英雄

小兒科有很多感染性疾病,我在台大醫院受訓時就接觸到很多感染性疾病,算是最粗淺的啟蒙。當時觀念和技術都還很有限,我常開玩笑對學生說:等檢驗報告,還不如我憑經驗猜的更準。直到微生物專家楊定一來到馬偕醫院,打破了我的自信,他憑一人之力帶動了馬偕感染科的進步,雖然我們成了莫逆之交,但始終不知道他離開美國後為何選擇了馬偕醫院,可我至今還很感謝他的選擇。

日期:2023-12-19

健康

感染症,不曾消失的生命威脅

醫療進步加上集中式醫療,帶來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等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議題。1950年代美國發生金黃葡萄球菌院內感染全國性疫情,開始重視醫院的感染管制;1970年代全美研究證實院內感染監視及回饋可以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台灣在前輩的呼籲及播種,歷經1984年某醫院發生新生兒沙門氏菌腸炎群聚感染事件,衛生署開始推行院內感染管制計劃,並培訓流行病學及傳染病防治人員。自此,在政府、學界與醫界合作,台灣的醫院感染管制迅速發展。

日期:2023-12-19

健康

30週年的憶往與前瞻,攜手讓台灣感染管制成果在全世界發光發熱。

回首30年前,1988年我在台大醫院完成5年住院醫師訓練後即升任感染科主治醫師,從第5年住院醫師開始就在謝維銓教授的引領之下,全面參與了台大醫院感染管制小組的各項工作,1989年即成為台大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0年應邀開始擔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1年擔任羅東博愛醫院院內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2年起也成為衛生署防疫處成立的院內感染管制諮詢小組的委員。一方面直接在醫院執行感染管制的第一線工作,另一方面也參與全國院內感染管制制度上的討論與政策建議。

日期: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