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日前爆發本土案例,染疫者是照顧新冠肺炎患者的醫師與護理師,這起院內感染事件震驚社會,過往對於已知訊息通常會立即發布,不過當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卻沒有任何動作,直到隔天下午才對外證實,引發外界質疑不早點公布的原因;對此,今(14)日早上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當時的緊急作業流程,更指出「當晚全院的人都沒睡覺,緊急召回關係接觸者採檢。」
日期:2021-01-14
靠著從投資組合裡提款過退休日子,可能是人的一生中最難以捉摸的財務難題之一。我們不知道通貨膨脹會怎麼走,會不會有意想不到的花費突然出現,我們更不知道下一個「熊市」何時會降臨。
日期:2021-01-12
當今社會提倡性別平等、多元尊重,不能因性別而有先入為主的刻板觀念;但還是有不少老一輩的人仍存有男女不平等的「重男輕女」觀念,認為男性各方面皆優於女性。有網友就在網路上訴說自己住院期間,親眼看到的離譜「性別歧視」!有個孫女在照顧80幾歲的阿嬤,卻遭嫌「笨手笨腳」,阿嬤還說「生女的沒有用」!
日期:2021-01-10
寒流南下讓氣溫驟降,台灣瞬間像是被急速冷凍的「冰番薯」,火鍋也成為了用餐兼暖身的選項之一,不過你知道有哪幾種配料是最不划算,點了老闆看到會偷笑?如果想要外帶又該如何保存呢?
日期:2021-01-07
昔日的諸羅,以林業、藝術畫作聞名,百年城市洗盡風華後,在舊物的基因下移轉新的DNA,老屋再造、藝術場域、在地咖啡與茶館,結合老風情、新美學,開闢這個時代的文化風土,拾掇各種生活起居的樣貌,進行一場古城專屬的革命翻轉。
日期:2021-01-06
愛沙尼亞數位身分證上路後,從使用人口不及一成,而今成為全球爭相學習的數位典範,關鍵在於便利、安全與信任。這三大關鍵,能否給台灣寸步難行的政策推行更多啟示?
日期:2021-01-06
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以下是全文:
日期:2021-01-06
他成功研發出罕病龐貝氏症解藥,每年救活全球上千名新生兒;又率全球之先,找出常用藥物的過敏基因,讓病患可透過基因篩檢,精準避開「地雷藥」。他是藥物基因體學的台灣之光:陳垣崇。
日期:2021-01-06
「吃藥會不會過敏?」每人只要到過醫院或診所看診,對醫師這句提問一定不陌生,其實背後大有學問。
日期: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