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積電(6770)於周四(26日)傍晚宣布,與印度最大財團塔塔集團旗下的塔塔電子(Tata Electronics),於首都新德里簽訂雙方合作最終協(definitive agreement)。力積電將協助塔塔電子於印度總理莫迪家鄉古吉拉特邦(Gujarat)的多雷拉(Dholera),建設全印度第一座12吋晶圓廠,力積電將移轉成熟製程技術給塔塔電子,並訓練印度員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在26日接見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與總經理朱憲國,當面表達將全力支持台印合作的晶圓廠建設計畫,並對赴印度發展的台灣企業,提供行政支持與投資保護。
日期:2024-09-26
做為南亞最大市場,印度地緣位置得天獨厚,其14.2億人口的內需市場媲美中國,與臺灣更具備供應鏈合作前景,對我之電信設備、積體電路、電腦及週邊零配件、半導體、電子通訊設備需求日增。近年來印度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印度製造」、「數位印度」、「技能印度」、「新創印度」及「智慧城市」等重大建設,同時配合簡化投資程序、降低企業稅賦並改善基礎設施、完善營商法規、保護知識產權等,吸引外資,帶動商機,企圖使印度成為全球製造中心。
日期:2024-08-19
越南在慘烈的貪腐鬥爭後,選出了領導人蘇林,他一生都在神祕的公安部工作,外界對他所知甚少,蘇林會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翻版,還是擁抱歐美市場經濟的改革者?
日期:2024-08-14
2024巴黎奧運落幕,台灣選手這次共奪得2金、5銅佳績,最後一批選手也在周二(8/13)返抵國門。賴總統指示比照東京奧運,派出三架F-16戰機伴飛,護送班機返國,並在領空施放熱焰彈,歡迎台灣英雄榮耀歸來。此外,此次摘金的「台灣拳后」林郁婷,去年因為國際拳擊協會(IBA)不當認定,遭取消拳擊世錦賽銅牌名次,未能獲得國光獎章的鼓勵。行政院長卓榮泰宣布,他已請教育部擬定專案即刻恢復,並依規定發給林郁婷國光獎章及國光獎金90萬元。
日期:2024-08-13
地緣政治衝突持續升溫,逐漸形成民主對上非民主國家的態勢,中國多年來除脅迫台灣,也在中印邊界生事。被認為屬於挺台派的印度上議院議員蘇吉.庫瑪(Sujeet Kumar),以「霸凌」、行事「愚蠢」,形容中國近年來對台灣、印度與鄰近國家造成的威脅。然印度於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失利後,對中國關係顯得相對保守。不過庫瑪分析,過去10年來,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對中政策比以往更為「果斷」,他研判莫迪在其第3個任期中,對中國政策的強硬路線將會延續下去。庫瑪對莫迪政府喊話「現在是印度和台灣在經貿、文化甚至政治等方面更為親近的時候了!」他也建議「是時候擺脫對中國的恐懼了!」並呼籲印度、台灣雙方應儘速恢復與台灣雙方的國會及部長級別交流,以及能公開發言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組織。
日期:2024-07-30
全球地緣政治衝突加劇,民主陣營國家對無人機的「去紅化」需求也與日俱增。其中,同為人口大國的印度與中國互為鄰國,但近年雙方時生邊界爭議。基於民生乃至於國防需求,台灣「MIT」無人機產業也掌握此機會前進印度,要爭取印度「去紅化」的龐大商機。具體案例,如今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登場的「印度台灣形象展」,參展的兩家「無人機國家隊」廠商智飛科技、其昜電動車科技,除產品自身優越性能,更都主打「全機MIT(台灣製造)」,也響應印度政府「Make In India」(在印度製造)政策與提供「排紅」解決方案,讓印度官方、民間買家都展現高度興趣。
日期:2024-07-17
在地緣政治帶動的供應鏈移轉浪潮下,印度市場備受關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辦的「2024印度台灣形象展」於本周三(10日)圓滿落幕,三天共吸引1.5萬人次參觀、創造高達1億美元商機,較2023年孟買登場的台灣形象展商機7000萬美元成長近43%,顯示台商對印度市場投資興趣大增。我國駐印度大使葛葆萱強調「台灣所有產業都應注意印度」。他說,台灣、印度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且印度是個很年輕的國家、人口紅利龐大,目前印度人均GDP約2500美元,未來成長空間巨大。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指出,印度不但已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且持續高速成長中,其每年增加的中產階級人數,比全台灣人口還多。印度市場潛力絕值得大家重視,現在更是台灣與印度合作「最好的時機」。
日期:2024-07-11
印度近年經濟成長迅猛,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貿協前進印度新德里,舉辦「印度台灣形象展」,率領120家台灣企業參展。今年參展廠商與展位數量,均超越去年於孟買舉辦的台灣形象展,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有信心,今年創造的商機,可超越去年的7500萬美元。黃志芳也鼓勵台商勇敢前進印度,並表示現在是台商進入印度「最好的時機」。他建議,印度市場有其獨特性,台商若來經營印度的市場,一定要有耐心,以及要有長期紮根的準備,一旦如此,印度市場的紅利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日期:2024-07-08
(今周刊1435)南向國家是眾人口中的下一個世界工廠,但隨著製造業帶動經濟成長,這個市場正在展現新樣貌,不只是世界工廠,更是下一個內需藍海。《今周刊》團隊走進印度、越南現場,從熱鬧的消費場景、力拚在地化的台商布局,見證不一樣的新南向。
日期: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