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另類」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另類」共有777項結果
券商彙整報告

【麥克連】20211005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0-05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72期︱不想被割韭菜?用個股型ETF取代ETF

指數型股票基金(ETF)已經成為很多投資小白以及保守族最愛的商品之一。許多用功的投資人鑽研個股,用心追蹤產業趨勢,經常被對投資懵懵懂懂、卻自以為是,以投資ETF為主的「小白們」一句:「幹嘛浪費時間,投資ETF躺著賺就好了,不必花腦筋!」給「凸」個啞口無言。但是,ETF真的有那麼神嗎?

日期:2021-09-29

國際總經

台商要當心美元「共同富裕」

許多人對中國經濟領域中的荒謬劇抱著看戲心情,卻不知道這火會燒到自己身上。習近平要把整個中國帶入戰時狀態,至今我們所見還只是前菜,主菜,還沒上呢。

日期:2021-09-29

理財

1檔掌握ESG + ETF兩大正夯投資術 輕鬆拉近您與收益的連結

疫情延燒衝擊各國股市,ESG基金與ETF卻逐漸變成當前熱門投資的主旋律。滙豐ESG多元資產組合,重點聚焦全球永續投資主題範疇的ESG子基金,而且ESG策略力抗波動,追求永續報酬機會,並規劃攻守兼備投資組合,以及運用不同資產類別的相關係數,有效分散投資風險,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ESG基金,輕鬆拉近您與收益的連結。

日期:2021-09-28

國際總經

德國大選變天、德軍艦也來東亞! 為何北京緊張了? 台灣與歐洲最大國家會更麻吉? 他說「方向如此,但不是馬上變」

德國昨(26)日國會大選的結果出爐,連任三屆總理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的基民黨,得票率以些微之差輸給政治立場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但雙方都沒有超過30%,意味下屆德國政府又將是個跨黨派聯合政府。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政策親中的基民黨下台,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可能有不小變化,因為這次得票率位居第三位的綠黨,以及第四位的自由民主黨,對中國立場均偏強硬,且可能扮演關鍵小黨的角色,黨魁甚至可望在新政府出任外交部長。鑒於近年來德國國內對中國態度開始轉變,歐盟又在中國與立陶宛的外交爭端中支持立國,這都可能促使德國新政府對台灣政策更友善,惟德國政界人士提醒,「這會是持續漸進的改變」,而非一夜之間大變。

日期:2021-09-27

理財

PIMCO: 投資以彈性強化韌性

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央行刺激政策,持續對傳統型資產造成顯著影響,因此,投資人必須維持靈活彈性,把握投資機會、擴大範疇與投資彈性。PIMCO(品浩)對利率資產採取防禦布局,對通膨展望維持正面看法,而一般公司債的投資吸引力已大不如前。此外,新興市場有助於分散配置並提升投資報酬,但須從中精選國家、外債、當地債與貨幣標的。

日期:2021-09-17

國際總經

杜魯道搖搖欲墜、梅克爾卸任、菅義偉退選 加德日三國大選將變天 抗中挺台成主調

9月下旬,加、德、日本同時上演「總理變天秀」,各國執政黨不論防疫大戰是否成功,都面臨被選民唾棄的生死存亡戰。同時,「抗中」亦成為三國大選的主旋律。

日期:2021-09-15

台股

台股萬七驚驚漲!在長榮、東和鋼鐵...這些「少年股神概念股」相繼殞落後,台股Q4還有哪些上車機會?

台股從 8 月中市場極度恐慌,到 9 月初多頭情緒回穩,僅僅花了2周的時間,但類股的多空分布卻有很大的改變,鋼鐵、航運這些高基期的傳產,股價幾乎逼近前波低點,然而投信在 8 月下旬大力掃貨的高速傳輸、IP矽智財及晶圓代工,都領先大盤創下新高,在內資中實戶都開始離場的狀況下,法人開始主導盤面,不少投信認養股在短短2周的時間內,都拉出 30 ~ 40% 的漲幅,量能從 5 ~ 6 千億回到 2 ~ 3千億後,台股並沒有如預期的量縮重挫,反而恢復常態,當沖的退燒,也讓法人更容易控制價格,有別於 6 ~ 7 月航海王的瘋狂,投信動向重新受到投資人重視。

日期:2021-09-11

財富管理評鑑

2021年「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揭曉!資金派對下,最冷靜的財富管家

《今周刊》第15屆「財富管理評鑑」,國泰世華銀行、凱基證券及元大證券抱得大獎。在全球金融市場熱鬧翻滾的這1年,他們的勝出關鍵,是堅持理性、冷靜的財管服務本位。

日期:2021-09-08

科技

紅色供應鏈初挑大樑蘋果錶代工就遇麻煩 恐牽動台廠? 新Apple Watch難產 立訊、鴻海影響解析

蘋果智慧手錶 Apple Watch 日前試產出現問題, 甚至影響上市時程,其中主力代工廠立訊更傳出放無薪假,背後究竟發生什麼事?對台灣供應鏈是否會有影響?

日期:2021-09-08